负载均衡策略

所有的负载均衡产品都需要一定的负载均衡策略来实现,负载均衡策略也被称为负载均衡算法。目前,最常用的负载均衡算法主要有三种:轮循(Round-Robin)、最小连接数(Least Connections First)和快速响应优先(Faster Response Precedence)。

² 轮循算法,就是将来自网络的请求依次分配给集群中的服务器进行处理。

² 最小连接数算法,就是为集群中的每台服务器设置一个记数器,记录每个服务器当前的连接数,负载均衡系统总是选择当前连接数最少的服务器分配任务。这要比“轮循算法”好很多,因为在有些场合中,简单的轮循不能判断哪个服务器的负载更低,也许新的工作又被分配给了一个已经很忙的服务器了。

² 快速响应优先算法,是根据集群中的服务器状态(CPU、内存等主要处理部分)来分配任务。这一点很难做到,事实上到目前为止,采用这个算法的负载均衡系统还很少。尤其对于硬件负载均衡设备来说,只能在TCP/IP协议方面做工作,几乎不可能深入到服务器的处理系统进行监测。但是它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综上所述,负载均衡集群的使用是非常广泛的,它的核心内容是运用越来越科学的负载分配算法开发出软件或硬件,来实现负载的更加合理地分配。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hnxxcxg/p/2940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