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经典文化

山西是我国的文物大省,境内有大量的古寺庙、壁画、石窟等,山西还有五岳之首恒山、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五台山等丰富的自然景观。
到这里旅行,可以朝五台、攀北岳、游云冈,到壶口瀑布边,倾听黄河的咆哮声!也可去平遥访古,到洪洞寻根,或者登雁门关看金戈铁马。

五台山
五台山与峨嵋山、九华山、普陀山并列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五座环抱高峰,峰顶平坦宽阔,故名五台山。
五台山是文殊菩萨道场,五座山峰分别供奉文殊菩萨的不同化身:
东台望海峰供奉聪明文殊,西台挂月峰供奉狮子文殊,南台锦绣峰供奉智慧文殊,北台叶斗峰供奉无垢文殊,中台翠石峰供奉孺者文殊。
山上林立的古刹宝塔,无不彰显出佛教圣地的庄严雄浑。五台山现有寺院五十多处,著名的有: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黛螺顶、广济寺、万佛阁等。
这些佛教寺院历经各个朝代的建筑和修缮,或规矩谨严,或柔和绚丽,体现了不同时代的建筑风格。
五台山历史悠久,北魏孝文帝、隋炀帝、宋太宗、元英宗、清圣祖(康熙)、清高宗(乾隆)等都曾驾幸五台山,至于历朝历代皇帝、皇后遣使札礼五台山者,更是自北魏到清朝,从未间断。
由于文殊菩萨在藏传佛教中具有特殊的地位,藏族人相信历代的圣明君主和具有伟大成就的宗师都是文殊菩萨化身,因此五台山也受到西藏、内蒙等地少数民族的尊崇,是我国唯一汉地佛教和藏传佛教寺庙并存的道场。
五台山历来就是避暑胜地,所以又有“清凉山”之称,夏季这里的平均温度比山外要低10℃左右。山内景色秀丽,你可以在东台观云海日出;登西台秋夜赏月;登北台观雪景;上南台观山花繁茂,至于中台则是观天象的所在。
进山费:4月至10月90元,11月至3月75元。

恒山
位于浑源、应县、代县等地,是我国的五岳之中的北岳,主峰海拨高达2017米,是五岳中最高的一座,自古就有“塞北第一山”之称。
恒山东西绵延150公里,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均有独到之处。山上分布着许多道教庙观,相传张果老就是在恒山修行得道的。北岳庙是山上最宏伟的一座庙观,它建于明代,背倚恒山主峰天峰岭。
庙宇进深五间,廊前是一座恒山真迹图,上刻恒山全景,是一座颇具价值的文物。大殿内供着一尊北岳真君塑像,刻工精细,栩栩如生。
大殿前廊内,有数十座石碑,碑文记载了历代祭山的情况,是研究恒山历史的宝贵资料。
恒山自然景观很美,陡峭的北坡遍布莽莽苍苍的松树林,林中飞瀑流泉,鸟啭莺啼,美景奇观随处可见,实为一处体味自然的佳地。
主要景点有果老岭、飞石窟、大字湾、虎风口等。
游览线路:大字湾→虎风口→舍身崖→飞石窟→北岳庙→天峰岭 交通:从大同乘汽车到浑源(车票15元) 门票:进山门票15元

湖北武当山名闻天下,而山西方山县境内另有一座北武当山还鲜为人知。北武当山又名真武山,海拔近三千米,亦道教圣地,为真武帝北方行宫。

按下老子的道妙玄机不说,就山说山,这里也确是一座好山。其一,满山青翠,林木遍野,天然森林密密匝匝,天然生态环境自成一体,实乃别有洞天;

其二,北武当山山石为花岗岩,几座山峰俨然一块块巨大的岩石,无缝无隙,浑然天成,阶梯随石而凿,树木缘石而生,犹见西岳华山之雄;

其三,这里仍然是个清净所在,没有他处的熙熙攘攘,人声嘈杂,商贩云集,遍地狼籍。

    我国造像石窟多为佛教题材,而出太原市往西南行20余里的龙山却有属海内孤例的道教石窟。地处山间,夏日林密叶茂,绿荫如芸。

主峰之巅元初著名道人宋德芳主持重建的道观“吴天观”和创建的龙山道教石窟引人注目,至今保存完好,有8个洞窟。

窟内有人像石雕像40余尊,雕凿风格朴实,表情庄重雅静。姿势有坐,有卧,有动,有静,衣饰简洁,别致,有着动人的艺术魅力。洞龛两侧前壁上刻有元代题记。

   围棋起源于何时何地?历年来似乎广为流传的烂柯神话已经成为关于围棋起源的不成结论的结论。道教后来把浙江衢州的烂柯山列为“青霞第八洞天”。
有人考证出山西陵川棋子山才是真正的围棋起源地。我们无意为山西争回一个什么之最来,但满山遍野围棋子形的小石子,黑白分明,圆润光洁,倒值得一看。



云冈石窟
是大同市最有名的历史古迹,位于大同市西郊16公里处,始凿于北魏年间,是与敦煌的莫高窟、洛阳的龙门石窟、甘肃的麦积山石窟齐名的中国四大石窟之一。
云冈石窟共有大小洞窟53个,其中第二十窟前的露天大佛(释迦牟尼坐像)是云冈石窟中的代表作,高约14米,脸部线条柔和,双目有神,是我国古代雕塑中的精品。
可惜的是,云冈石窟周围的污染非常严重,许多塑像身上都落满了煤灰。
交通:在火车站乘4路公交车(1元)到终点站新开里, 再转乘3路公交车(1.5元)到云冈站下车便达。 门票:60元

乔家大院
乔家大院在太原市西南64公里处的祁县,始建于清代,原本是当地一位富商的私宅,现在被辟为民俗博物馆,馆内共有院落 19进,房屋300多间,是清代大户人家的典型宅院。
你可以花上小半天的时间,一间间地踱步,慢慢品味老宅院中的味道…… 还没走入大门,你就会被满眼的大红灯笼所震摄,在漆黑的门楼的映衬下,这些色彩明丽的大红灯笼象征着红红火火。
在顶楼上,悬挂着一块“福种琅缳”匾额,这是当年山西巡抚所赠。像这样有来头的匾额,乔家还有两块,一块是李鸿章亲笔题写的“仁周义博”,另一块是傅山亲书的“丹枫阁”。
大门对面的砖雕影壁上,100个不同样式的“寿”字组成了一幅“一寿变百寿”图,字体古拙遒劲,是不可多得的艺术品。
乔家大院共有50多个展厅,内容以民俗为主,包括:乔在中堂史料、乔家珍品、商俗展示、人生礼俗、民间工艺品、农耕习俗等。
交通:从太原到平遥、运城等地的火车均经过祁县;也可以从长途汽车站乘早上8点左右发往平遥、陵川等地的车,到祁县东观镇乔家堡村下车。 门票:40元

平遥
平遥古城在山西太原以南90公里处,本是一座不太引人注意的小县城,但却是我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城,也是联合国批准的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之一。
平遥古城始建于西周,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现有全国保存最好的明初县治砖石结构的古城墙、建于五代时期的古木结构建筑——镇国寺大殿、以及金代建造的文庙大成殿等。
除了这些文物古迹之外,平遥城的另一显著特点是四合院式的民居,城内现存传统四合院3797处,大部分仍在使用中,从这些高门大院的住宅中可以看出历史上平遥的富足。
清朝时,平遥有“小北京”之称,因为这里有实力雄厚的商家坐镇,其中以日升昌为首的八大票号,所经营的汇兑业务通达国内45个城市,甚至在美国的旧金山、纽约都可以看到日升昌的字号,足见其财力之盛。
门票:120元(套票,包括16个景点)

晋祠
晋祠在太原市区西南25公里处,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始建于北魏,曾是西周武王次子、晋国开国君主姬虞的祠堂。
晋祠包括几十座古典园林式的建筑,环境幽雅舒适,风景优美秀丽,景观布局可分为三个部分:
中部,入晋祠大门,自水镜台起,过会仙桥、金人台、对越坊、钟鼓楼、献殿、鱼沼飞梁,至圣母殿,这里是晋祠的主体;
北部,从文昌宫起,经东岳祠、关帝庙、三清洞、唐叔虞词、朝阳洞、待凤轩、三台阁、读书台,至吕祖阁,这组建筑群起伏有致,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南部,从瀛胜楼起,经白鹤亭、三圣祠、真趣亭、难老亭、水母楼,至公输子祠。
祠内还有难老泉、周柏、侍女像,号称晋祠三绝,其中43尊侍女像服饰、形态各不相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晋祠还是海内外“王氏”、“张氏”寻根祭祖圣地。
开放时间:7:30--18:30 门票:40元(中小学生半价) 交通:从太原火车站前乘804路公交车可直达(票价2元,车程约45分钟)。

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是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近年来随着众多机构和个人(如柯受良等)的“飞黄”壮举而声名鹊起。
壶口瀑布在山西省吉县西南25公里处,黄河流经此处时,由于两岸高山挟持,河水犹如进入一个狭窄的瓶颈,由原来的300米宽邃然缩减至50多米,最后形成落差二三十米的壶口瀑布。
站在瀑布旁边不远处,可见激浪涛天,气势非常壮观。胆小的人最好不要站在前排。
在壶口黄河水跌落的地方,即壶嘴的正当中,有一块油光闪亮的奇石,人称“龟石”,它能随着水位的涨落而起伏,不论水大水小,总是露着那么一点点,这又给壶口瀑布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在壶口瀑布往下3000米的河道中还有一块巨大的奇石,人们称它为“孟门山”,这里又是人们观赏“孟门夜月”的地方。每当农历月半,夜临孟门,可见河底明月高悬。
站北南观,水中明月分为两排飞舞而下;立南北望,水里明月合二而一迎面而来。
交通:壶口东南距临汾市173公里,距吉县县城45公里,西距陕西宜川县城50公里。
因此,去壶口参观游览,可有几条路线:(1)从临汾乘汽车前往。临汾至壶口有一条三级公路,从北京、太原、西安、成都等地可乘火车至临汾。
(2)从吉县前往。吉县距太原352公里,有吉太公路可通,吉县汽车运输公司每天有从县城到太原、临汾、侯马等地的往返班车。
(3)从陕西宜川县前往。宜川距壶口50公里,去宜川可从西安乘汽车前往,300多公里。从延安去较近,路程只有164公里。
门票:60元 食宿:壶口旅游区有“住在山西,观在陕西”之说,吉县有吉州宾馆,有200张床位,县粮食局招待所有85个床位。
在壶口,吉县旅游局设有旅游接待站,有餐厅供游人用餐,还有若干简易客房,供留壶口考察的人员和观赏“孟门夜月”的游客住宿。
小贴士:每年十月是壶口瀑布水量最大的时候,人们往往选择这时来游,但此时当地气温较低,最好备一件厚衣服。



我们山西以山为名,东有太行山,西有吕梁山,南有太岳山,北有恒山,而在群山之中坐落于灵石县境内的石膏山则以它独有的地质构造,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被国家林业部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山林郁郁、流水潺潺、云山雾罩、鸟语花香,魅力别具一格,很值得我们前去一看。

石膏山雄踞在太岳山北段,为太岳山主峰之一,海拔2532米,位于灵石县城东南35公里,北距太原185公里。与介休绵山、沁源灵空山鼎足而立,而在这莽莽深山之中还隐藏着一条不为大多数人熟知的古道。
灵沁古道是历史上秦晋通商的必经之路,据史书记载,宋代开国皇帝赵匡胤、北魏的孝文帝、汉武帝刘恒、唐太宗李世民都多次路经此地。古道两旁崖壁险峻、林密山深,可以想象我们的古人出行是多么不易。
记者:实际上,石膏山景区还有很多好看的地方,但是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不得不放弃好多大饱眼福的景点,在我身后是今天的第二站---天竺景区,如果你来到石膏山景区,这个景区一定不要错过,
因为在这里旅游我们可以见识一下石膏山景区独有的风景---溶洞。

传说在石膏山附近的小村庄有一对李氏夫妇,老来得子便取名李贵生,贵生从小很孝顺,突然一天老母生病到处医治无效,村里人就告诉贵生石膏山上有一老婆婆求啥得啥,贵生便上山求白衣婆婆,
许诺只要老母亲的病能够好转,自己愿意从山上最陡峭的悬崖跳下去,贵生下山后,母亲的病果然见好。为了还愿,贵生就自己上山从此处一头跳下山崖,没想到只是伤着皮毛,贵生才明白是白衣婆婆救了他,
以后也就有了舍身崖的传说。石膏山上大小溶洞数以千计,30余座庙宇均建于溶洞之中,其中最大的溶洞当属铁佛寺。铁佛寺宽84米,高68米,深88米,能将一座寺院巧妙地利用天然溶洞而建,可见先人的智慧,
也可谓是巧夺天工。而在铁佛寺正殿西侧的下方有石膏山十景之一的“钟泉澄澈”。
  传说嫦娥与观音菩萨在石膏山下棋,怕耽误时辰就让两个玉兔抬钟并盛满花露水来石膏山,不料两个玉兔在山中被樵夫一声吆喝,惊惶失措弃钟而逃,从此也就有了这眼钟泉。
山西十年九旱,自然条件相当恶劣,而石膏山上却是松涛拍岸、溪流瀑布遍地皆是,天然原始的那种感觉令人赏心悦目。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hjlweilong/p/5925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