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IP协议原理与应用笔记18:构成子网和超网

1. 引言:

(1)类别IP编址(Classful IP)的缺陷

  • 固定的3种IP网络规模

       C类地址:少于255台主机的网络

       B类地址:介于255~65535台主机的网络

       A类地址:超过65535台主机的网络

  • 地址浪费大

      只有两、三台主机的网络,也要使用256个IP地址

      A、B类浪费严重,少有上万台主机的大型IP网络

(2)如何解决?

    采用无类IP编址(Classless IP)

       •子网划分Subnetting

       •超网划分Supernetting

2. 构成子网(Subnetting):

(1)将一个IP类网(A/B/C类)划分为几个较小的子网(Subnet),多个物理网共享同一个IP类网前缀。

(2)方法:两级层次结构 ---> 三级层次结构

举例说明:

•IP网络"141.14.0.0",如下:

•对IP网络"141.14.0.0"进行子网划分,如下:

3. 掩码运算

详见:TCP/IP协议原理与应用笔记04:子网掩码

(1)Subnetting

由于Subnet id变长,所以导致Host id变长不定。

子网更适用于物理网的实际大小。

  •不能再用首字节判定网络大小

  •字节边界没有意义,仅用在点分十进制表示法中

(2)掩码(Mask)

掩码的作用:标识网络或者子网的大小

掩码的格式:32 bits二进制数。

          • 1:网络(Netid)或子网(Netid+Subnetid)部分

          • 0:主机部分(Hostid)

举例说明:

•此时取一个C类IP地址"202.115.12.0",它的掩码是"255.255.255.0"。

此时我们令x为这个C类IP地址,y为相应的掩码,那么我们通过:x &(~y)=255个(C类网络大小

•此时我们变化一下Mask,如下:

此时x还是C类IP地址"202.115.12.0",掩码y变成"255.255.255.192",此时再通过计算:x &(~y)=63个(C类网络的子网大小

 

(3)掩码的位与运算

 Net address = IP address & Mask

 Host address = IP address & (~Mask)

 Address range = { Net address, Net address+(~Mask)}

举例说明:

4. 术语

(1)网络(Network):

 

(2)掩码(Mask):

5. 子网中的特殊地址

6. 术语

(1)网络号 vs 网络地址

   网络号(Net id):IP地址的一个组成部分

   网络地址(Net address):一个IP地址

(2)子网号 vs 子网地址

   子网号(Subnet id):IP地址的一个组成部分

   子网地址(Subnet address):一个IP地址

(3)主机号 vs 主机地址

  • 主机号(Host id):IP地址的一个组成部分

   主机地址(Host address):一个IP地址

(4)网络地址(Net address)

   特定的Net id

   全0 Subnet id + 全0 Host id      Host id全1---> 网络广播地址(直接广播地址

(5)子网地址(Subnet address)

   特定 Net id + 特定 Subnet id

  • 全0 Host id                                         Host id全1---> 子网广播地址直接广播地址

(6)主机地址(Host address)

  • 特定 Net id + 特定 Subnet id + 特定 Host id

7. 网络和子网表示

练习1:

练习2:

8. IP地址的应用实例

9. 子网构成举例

(1)案例1:

分析

(2)案例2:

分析

10. 子网数量 和 主机数量

• 子网数量-->Subnet id 位数

    

• 主机数量-->Host id 位数

11. 子网构成方法

(1)定长子网划分(Fix length subnetting)

每一个子网的掩码相同

(2)变长子网划分(Variable length subnetting)

每一个子网的掩码可以不同的

12. 使用变长子网划分

分析

需要IP地址个数 = 主机个数+ 路由器个数 + 2(子网地址+子网广播地址

(1)每个物理网络所需的IP地址数量:

总而言之:

 

13. 定长划分 与 变长划分(比较

定长划分

分析

(1)计算子网掩码(取子网个数最大的)

这里我们发现Net5需要子网IP最多,则:

Mask = 255.255.255.192

(2)每个IP子网的实际IP数量:64

(3)IP地址总空间:5*64 = 320

(4)计算:

    Net 1: 10.1.0.0/26

    Net 2: 10.1.0.64/26

    Net 3: 10.1.0.128/26

    Net 4: 10.1.0.192/26

    Net 5: 10.1.1.0/26

变长划分

(1)计算各个子网的掩码:

    Net 1 Mask  =/27

    Net 2 Mask  =/29

    Net 3 Mask  =/26

    Net 4 Mask  =/26

    Net 5 Mask  =/26

(2)IP地址总空间:

 32+8+64+64+64 = 232

(3)使用C类网进行子网划分:

    Net 1: 10.1.0.0/27

    Net 2: 10.1.0.32/29

    Net 3: 10.1.0.64/26

    Net 4: 10.1.0.128/26

    Net 5: 10.1.0.192/26

(4)计算每个子网IP地址范围和掩码地址

• 问题:Net3的IP地址范围能否是10.1.0.40 ~ 10.1.0.103 ?

40  ------00101000

103------01100111

上面我已经计算过了,掩码bits是6,子网IP这里只是Hostid变化(000000 ~ 111111),6 bits发生变化,但是这里40 ~103发现第7个bit也发生变化。

所以这样划分是不对的。

14. 分配IP地址举例

Net 2 : 10.1.0.32/29    10.1.0.33 ~ 10.1.0.38

Net 4 : 10.1.0.128/26  10.1.0.129 ~10.1.0.190

解析:

15. 构成超网(Supernetting)

(1)定义:

  将几个 C类网 合并成一个更大的地址范围。

(2)方法:

  将Net id 中的某些1改为0

(3)子网和超网

  • 子网:

      构成:主机号---(划分)---> 子网号        分类(Classful)

      使用:地址分配--->一个物理网络

      • 超网:

        构成: 网络号---(合并)---> 主机号       分类(Classful)

      使用:地址申请--->一个组织(含多个物理地址)

(4)练习:

解析:

600 ---> 256 *21 = 512, 256*22 = 1024     需要聚合4个C类地址块

超网地址块必须连续,所以选择4

(5)总结规则:

• 举例使用上面的规则,如下:

         

解答:

     /21 ---->  24-21=3 ---> 合并的C类网个数 = 23=8

     超网范围:205.16.32.0 ~ 205.16.39.255,所以选择"205.16.37.44"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hebao0514/p/4936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