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层次模型

一.层次模型对比。

二.各层功能及协议(5层模型为例)

应用层:(1)域名系统  (Domain Name System,DNS):用于实现网络设备名字到IP地址映射的网络服务。

    (2)文件传输协议  (File Transfer Protocol,FTP):用于实现交互式文件传输功能。

    (3)简单邮件传送协议  (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 SMTP):用于实现电子邮箱传送功能。

    (4)超文本传输协议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HTTP):用于实现WWW服务。

    (5)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SNMP):用于管理与监视网络设备。

    (6)远程登录协议  (Telnet):用于实现远程登录功能。

传输层:(1)传输控制协议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TCP)。

     (2)用户数据报协议  (User Data Protocol,UDP)。

网络层: (1)互联网协议  (Internet Protocol,IP)。

     (2)地址解析协议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ARP):根据IP地址获取物理地址。

     (3)反向地址转换协议  (Reverse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RARP)。

     (4)Internet报文控制协议  (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ICMP):用于在IP主机、路由器之间传递控制消息。

     (5)Internet组管理协议  (Internet Group Manage Protocol,IGMP):提供internet网际多点传送的功能,即将一个ip包拷贝给多个host。

数据链路层:(1)高级数据链路控制  (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HDLC):面向比特。

      (2)点对点协议  (Point to Point Protocol,PPP)。

      (3)以太网协议  (Ethernet)。

      (4)同步数据链路控制  (Synchronous Data Link Control,SDLC):一种 IBM 数据链路层协议。

      (5)链路访问过程平衡  (Link Access Procedure Balanced,LAPB):源于 HDLC 的一种面向位的协议,它实际上是 ABM (平衡的异步方式类别)方式下的 HDLC,LAPB 能够确保传输帧的无差错和正确排序。

      (6)链路访问过程数据通道  (Link Access Procedure of D-Channel,LAPD)。

      (7)数据链路层帧方式接入协议  (Link Access Procedure for Frame Mode Services,LAPF)。

      (8)帧中继  ( Frame Relay,FR)。

物理层(标准):(1)EIA RS-232C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gy19920604/p/5599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