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方面评价下GEB

《哥德尔、埃舍尔、巴赫》,最大的特点是字超多。正面评论见此: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291204/

Update:多看了一些以后,此书是一本精心构思的烂书。其中话题如果真想了解,还是老老实实去相应的领域简单学习一下吧。不过要是想看看让美国文青发大奖的理科博士以外行的水平介绍下相关话题,这本书也绝不是一无是处,至少作者是抱着年轻人发现的喜悦去想、去写的。

Update2:当然,此书也不会比一个真正对这些内容感兴趣的业余爱好者或者一个数学老师水平差。作为业余人士,如果需要有人带着比较细的过一遍这些东西,但又不要求绝对的收获或者完全的无误解,还是说的过去的。只是对不太了解这些内容的读者来说,想要发现错误或者避免吸收作者带给读者的精神包袱,会是比较难的。

------

又读了一段,原来评论说若只有200页将是经典,这个评价现在也嫌高了。感觉这个书作者的思路本身并没有整理得太清楚,也许这正是他为什么要写的这么奇技淫巧的原因之一。

鉴于这个书别人评价比较高,如果我还能一直看下去(至少这个书可以算作一种有益的思路交流),我会陆陆续续记录些负面的想法或者疑问,其目的是希望对其它真正看懂了一些但和我一样存在想法的人相互印证一下,欢迎留言~

1. 关于一致性。我不知道是作者本人的思路还是其他人也是这么做的,他在表达这个概念时,引入了一个他称之为“解释”的动作。首先,我认为就阐述这些概念而言,这是多余的。而且即便引入了此一动作是有道理的,作者事实上是把问题搞得更复杂而不是更清晰了。

我个人倾向于认为,一致性应该有更严格的定义。他的例子之所以依赖于“解释”这一动作,实际上是因为它没有把这些“解释”所隐含的内容放到例子中去 表达,形成公理、公设或规则。由于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他长篇大论的这些文字其价值就相当有限了:感觉它们更像是和我一样的初学者为了理解这些概念在脑子中进行 的不成熟的努力,而不是一种可以作为相对可靠的知识传播的东西。

要说的是,涉及到这种逻辑思维上的基本问题,我也不能说我现在所拥有的观点一定是对的。所以作为书评来说,我更关注的是他有没有真正阐述清楚想要阐述清楚的问题,这一点上来说,我认为他也许是努力的,但不是合格的。至少在证明“解释”的必要性前如此。

2. 关于递归。他对递归的理解是混乱的。比如第五章第一句话就说:“递归就是嵌套”。而他的第一个对递归的描述是压栈出栈,虽然按照一定规则压栈出栈可以模拟 递归,但没有证据表明在所有真实或抽象的世界中,某个压栈出栈方式的子集是和他所指的递归是等价或者哪怕等效的。而他描述为“递归”的这些操作算作某个对应于递归 的子集都很勉强。

*类似问题其实是广泛存在在研究、教学者的书籍、文章、论文中的。比如图灵机与邱奇的lambda运算,比如确定性下推自动机、能力相同的递归下降 算法与LR算法。我也经常表达DPDA与LR的“等价”,但这仅仅是在现实中极其有限的语境之内。经常可以发现,这些传统上认为“等价”的东西在实践中却 涉及了不同的方面从而有不同的使用场景。

*我个人倾向于认为,这种差别不仅仅是一种对现实的妥协,而是若放到一个更大的范畴内,这等价的两者有根本性的不同。如果按照GEB的作者自己的话说,此两者仅仅在某一个“解释”中是“同构”的。类比当然有助于理解,但是没有限定的类比同样也会带来混淆。

上面画星(*)的这两段跑题了。嗯嗯,总之说到这里,我都觉得自己没有勇气看下去了。有些人可能觉得这些事情无伤大雅,但是如果一本写的非常棒、包含很多作者思考的“巨著”里,居然把小学算术都讲解错了... 在本书作者讨论的这个层面,真的不能犯这些错误的。

我还想看下去很可能是因为无论他是不是真懂,他确实知道些我不知道的事情。不过我开始怀疑,他写的那些我不熟悉的东西,比如音乐、基因什么的,是不是也是瞎掰?如果受到了误导,这个阅读可就太不值了。

------

早先的评论:

让我失望的是这本书拿了普利策这样的奖项,让我觉得九成是文青说科学了;让我抱有一丝希望的是,此人好象是搞数学的。最终证明这两种判断确实非常准确。

这本书如果只有200页,只围绕核心内容,将是一本经典(Update:作者很可能并不是真正搞清楚了所有他说的东西,见上面更新)。而现在我唯一的感受是鸡肋:看它因为它的罗哩罗嗦而感觉烦躁;不看,此书确实是作者思考的沉淀,中间夹杂着有价值的内容,且这些段落浅显易懂。最糟糕的是,作者自以为构思巧妙的设计了一条阅读主线,作为读者如果随便翻到某一页看,就缺乏了上下文。

明确地说,这本书不实用。我一直在说,真正有创造力的人不可能真正博览群书(尤其是这种),因为那样他一方面会花掉大片的时间和精力(对任何一个作品真正的理解并不容易);另一方面显而易见的即便有所得、也会不经意间捎带上各种精神包袱:要甩掉这些包袱(甚至意识到他们的存在)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人的价值来自于共性和个性。共性应该在于共同知识的传承;个性在于此人独特的信息编码。此书知识密度太低、背景噪声太多;信息污染太大、启发性却并不强。

我以为,正是作者沾沾自喜的东西毁掉了一本好好的科普。不过正如作者引用的拉丁谚语所说:“口味无需争辩”。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guaiguai/p/2045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