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求数据链路层帧的长度必须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传统的以太网是共享性局域网,采用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CSMA/CD)协议。最小帧长必须大于整个网络的最大时延位(最大时延时间内可以传输的数据位)。 如果帧长度太小,就可能出现网络上同时有两个帧在传播,就会产生冲突(碰撞)而造成网络无法发送数据。如果数据帧太长就会出现有的工作站长时间不能发送数据,而且可能超出接受端的缓冲区大小,造成缓冲益出。

由于多方面的限制,每个以太网帧都有最小的长度64 bytes最大不能超过1518 bytes,对于小于或者大于这个限制的以太网帧我们都可以视之为错误的数据帧,一般的以太网转发设备会丢弃这些数据帧。

:小于64Bytes的数据帧一般是由于以太网冲突产生的“碎片”或者线路干扰或者坏的以太网接口产生的,对于大于1518Bytes的数据帧我们一般把它叫做Giant帧,这种一般是由于线路干扰或者坏的以太网口产生。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gisen_6/p/3719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