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和算法——二叉树


1.树的优点

有序数组: 查找很快,二分法实现的查找所需要的时间为O(logN),遍历也很快,但是在有序数组中插入,删除却需要先 找到位置,
       在把数组部分元素后移,效率并不高。


链表: 链表的插入和删除都是很快速的,仅仅需要改变下引用值就行了,时间仅为O(1),但是在链表中查找数据却需要
       遍历所有的元素, 这个效率有些慢了。

树的优点: 树结合了有序数组和链表的优点,可以实现快速的查找,也可以快速的删除,查找。


树的一些专用术语:
路径:
  顺着连接节点的边从一个节点到另一个节点的,所经过的所有节点的顺序排列就是路径。
根:
  根即是树的顶端,一个树有且只有一个根,从根到所有节点的路径有且只有一条。
父节点:
  每一个节点的连接的上一个节点即是该节点的父节点。
子节点;
  每一个节点的向下连接的节点即是改节点的子节点
子树:
  每个节点都可以认为是一个树的根,
叶节点:
  就是没有子节点的节点
层:
  一个节点的层数,从根节点到该节点有多少代,就是多少层

二叉树:
  树种的节点可以有多个节点,二叉树是最多只能有2个节点的树。二叉树的两个节点被称为左子节点和右子节点。
 二叉树的节点是最多有2个子节点,但并不是必须有2个子节点。

平衡树和非平衡树:
如果一个树中存在一个或多个的子树,只有右子节点,或左子节点,那么这个树就是非平衡树。

2.二叉搜索树:

根节点的左右2个节点,小于根节点在放在左侧,大于根节点的放在右侧。
 

<1>插入
<2>查找
<3>遍历
1.中序遍历
(1)调用自身遍历节点的左子树
(2)访问这个节点
(3)调用自身遍历节点的右子树
如上图遍历过程:35,38,40,45,50,67,83
2.前序遍历
(1)访问这个节点
(2)调用自身遍历节点的左子树
(3)调用自身遍历节点的右子树
    如上图遍历过程:45,38,35,40,67,50,83

3.后序遍历
(1)调用自身遍历节点的左子树
(2)调用自身遍历节点的右子树
(3)访问这个节点
    如上图遍历过程:35,40,38,50,83,67,45

<4>删除
     (1)删除叶节点(没有子节点的)
     (2)删除节点(一个子节点的)
     (3)删除节点(二个子节点的)
<5>查找最大最小值

3.二叉搜索树的代码实现
树(Tree)的代码实现:
  Tree
只需要有根节点,即可访问所有的子节点,这里可以简单的定义该类,只有一个变量Root.Root类型为Node(节点对象)
该类可以实现一些操作方法大致如下:
public class Tree {

    Node root;

    public Tree() {
    }

    /**
     *  删除节点
     * @param key
     */
    public  void deldte( int key){

    }

    /**
     *  查找节点
     *
     * @param key
     */
    public Node find(int key){

      
        return null;
    }

    /**
     *
     *
     * @param key   插入值
     * @param otherdata  插入的其他数据
     */
    public void insert( int key,int otherdata){
       
    
    }


    /**
     * 遍历二叉树
     */

    public void disPlayTree(Node node){
      
}

  

 

  节点(Node)的代码实现

  Node 需要有数据项,有该类对象的左节点,右节点,还可以包含其他的数据项。实现大致如下:

public class Node {
    /**
     * 数据项
     */
    int data;
    /**
     * 其他数据
     */
    int otherData;
    /**
     * 左节点
     */
    Node leftChild;
    /**
     * 右节点
     */
    Node rightChild;

    public Node() {
    }

}

  

  Tree和Node实现后,那么便可以实现里面的操作方法了。

 find查找过程如图

根据上图可以看出查找一个节点,最多比较次数为Tree的层数,其代码如下:
 /**
     *  查找节点
     *
     * @param key 查找的值,在该代码中为Node.data
     */
    public Node find(int key){

        Node current =root;
        while (current.data!=key){
            /**
             * 小于当前节点的值,去left查找,否则去right
             */
            if(key<current.data){
                current=current.leftChild;
            }else {
                current=current.rightChild;
            }
            /**
             * 没查找到
             */
            if(current==null){
                return  null;
            }

        }
        return current;
    }

  

 

  insert插入,插入和查找基本过程差不多,仍然是比较数据项大小,小了放在左侧,大了放其右侧。

其代码如:
 /**
     * @param key   插入值 node.data
     * @param otherdata  插入的其他数据  node.otherdata
     */
    public void insert( int key,int otherdata){
        Node newNode=new Node();
        newNode.data=key;
        newNode.otherData=otherdata;
        if(root==null){
            root=newNode;
        }else{
            Node current=root;
            Node parent;
            while (true)
            {
                parent=current;
                if(key<current.data){
                    current=current.leftChild;
                    if(current==null){
                        parent.leftChild=newNode;
                        return;
                    }
                }else{
                    current=current.rightChild;
                    if(current==null){
                        parent.rightChild=newNode;

                        return;
                    }
                }
            }

        }


    }

  

 

  遍历二叉搜索树

  二叉树的中序遍历过程是调用自身左子树,然后访问节点,在调用自身右子树。递归代码如下。而前序和后序的遍历只需要把中序遍历

  中的调用自身的递归和访问节点(就是打印那一行)翻翻顺序就ok了。

 /**
     * 递归遍历二叉树(中序)
     */

    public void disPlayTree(Node node){
        if(node!=null){
            if(node.leftChild!=null){
                disPlayTree(node.leftChild);
            }

            Log.d("", "二叉树遍历: "+node.data);
            if(node.rightChild!=null){
                disPlayTree(node.rightChild);
            }

        }
    }

  

  删除delete节点。如果待删除节点是叶节点(没有子节点),值直接把删除节点赋值为null即可。
  如果有一个子节点也简单,待删除的节点在删除节点的左侧(右侧),则把待删除节点的子树赋值给待删除节点父节点的
  左侧(右侧)。
  删除:如果删除节点右2个子节点,则需要先找到待删除节点的后续节点,即是比待删除节点次高的节点。
  如图:

  删除过程就是:87位后续节点,为50的右节点。62为87的左节点。89位87的右节点。


  删除:后续节点在左侧时:

查找到后续节点是77,则50的右节点为77,79变成87的左节点,93还是83的右节点。62变成77的左节点。


  删除代码实现:
  1.获取后续节点
 /**
     * 获取后序节点
     */
    public  Node  getSuccessor(Node delNode){
        Node successorParent =delNode;
        Node successor=delNode;
        Node current=delNode.rightChild;
        while(current!=null){
            successorParent=successor;
            successor=current;
            current=current.leftChild;
        }
        if(successor!=delNode.rightChild){
            successorParent.leftChild=successor.rightChild;
           successor.rightChild=delNode.rightChild;

        }
        Log.d("二叉树遍历", "getSuccessor: "+successor.data);
        return successor;
    }

  

 

  删除节点:

  /**
     *  删除节点
     * @param key
     */
    public  boolean deldte( int key){
        Node current=root;
        Node parent=root;
        boolean isLeftChild=true;
        /**
         * 先把删除值的Node找出来
         */
        while(current.data!=key){
            parent=current;
            if(key<current.data){
                isLeftChild=true;
                current=current.leftChild;
            }else {
                isLeftChild=false;
                current=current.rightChild;
            }
            if(current==null){
                return  false;
            }

        }         // while结束,查找到删除节点,就是current

        /**
         * 如果删除节点是叶节点
         */

        if(current.leftChild==null&&current.rightChild==null){
            if(current==root){
                root=null;
            }else if(isLeftChild){
                parent.leftChild=null;
            }else{
                parent.rightChild=null;
            }

        }

        /**
         * 如果删除的节点没有rightChild,只有leftChild
         */

        else if(current.rightChild==null){
            if(current==root){
                root=current.leftChild;
            }
            else  if(isLeftChild){
                parent.leftChild=current.leftChild;
            }
            else {
                parent.rightChild=current.leftChild;
            }
        }

        /**
         * 如果删除的节点只有rightChild
         */
        else if(current.leftChild==null){
            if(current==root){
                root=current.rightChild;
            }
            else if(isLeftChild){
                parent.leftChild=current.rightChild;
            }else{
                parent.rightChild=current.rightChild;
            }
        }

        /**
         * 如果删除点有2个节点
         */


        else {

            /**
             * 获取后续节点
             */
            Node successor=getSuccessor(current);
            if(current==root){
                root=successor;
            }else if( isLeftChild){
                parent.leftChild=successor;
            }else{
                parent.rightChild=successor;
            }
            successor.leftChild=current.leftChild;


        }






        return true;
    }

  

  找最大最小值:



  寻找最大最小值
这个就简单了,从根节点一直找左节点直到没有左子节点,那么这个值就是最小值,反之就是最大值。

4.小结:
代码:
http://pan.baidu.com/s/1miz8ocC
View Code

https://github.com/galibujianbusana/MyErChaShu
View Code


今天多一点积累,明天少一分烦恼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galibujianbusana/p/6576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