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构建之法后的一些个人感受

虽然一开始推荐是build to win 只是发现,收获的不仅仅是to win。

研究员的想法是:

我要单纯地用我的方法,证明这个方法相对于其他方法的优点。 (然后我就可以发论文了)

我(工程角度)的想法是:

用所有能帮上忙的方法,做出好的结果。(我们就可以出产品了)

的确,往往有时候为了完成而完成项目,“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说,研究员的想法是挺严谨的,而且是正确的态度. 他们

认为科研项目就应该是 Build To Learn 的过程。通过严谨的开发和数据收集,展示某个新算法的价值,发表文章,以后别人就可以引用此文章

-- 这个算法在 X 应用中,提高了 Y 的效率。”

不是为了完成而完成项目,是要在项目中learn try learn的循环。

在项目中,我们往往希望能在项目中凸显一些新颖的设计或者可视化的东西,不是说不可取,不能光华而不实,以质量和稳定性为基础,to show。

在平时项目中,一般用户需求分析,定制功能。在这之外,是否就行了昵,当然不是,可以的话,可以添加工具在内。也许用户并不一定会用得上,在人性化的角度上,添加一定的工具包,一方面

可以是一种好习惯,一方面用得上的用户也会满足需求,当然,有个serve还不能无脑,不然那就是累赘了。

build to win:在Build To Show 的场景中,大家各显身手,用各种办法展现技术,的确很难在单一的维度上确定谁赢谁输。但是,在Build To Win 的场景中,往往市场就是那么一块, 竞争对手占了70%, 你就只剩下 30%; 如果对手们占了99%, 你就只剩 1% (例如2014 - 2015年的必应搜索和WP在中国的市场份额)。 这个时候,软件团队不能停留在 Build To Show 的幻想中 --

我想给我感触深的莫过于这句话。是的,技术上,质量上也许并没有问题。但是市场就那么一块,你要面对现实, 你有多少市场份额? 你要正面冲上去打,用更好的产品去赢。

从一切可能的细节上。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fsbr/p/6517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