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图像的几何校正

遥感图像的几何校正

按照畸变的性质划分,几何畸变可分为系统性畸变和随机性畸变。系统性畸变是指遥感系统造成的畸变,这种畸变一般有一定的规律性,并且其大小事先能够预测,例如扫描镜的结构方式和扫描速度等造成的畸变。随机性畸变是指大小不能预测,其出现带有随机性质的畸变,例如地形起伏造成的随地而异的几何偏差。
几何校正分为两种:
几何粗校正:针对引起畸变原因而进行的校正。
几何精校正:利用控制点进行的几何校正,它是用一种数学模型来近似描述遥感图像的几何畸变过程,并利用畸变的遥感图像与标准地图之间的一些对应点(即控制点数据对)求得这个几何畸变模型,然后利用此模型进行几何畸变的校正,这种校正不考虑引直畸变的原因。

几何精校正

(一)原理
几何精校正的原理是回避成像的空间几何过程,而直接利用地面控制点数据对遥感图像的几何畸变本身进行数学模拟,并且认为遥感图像的总体畸变可以看作是挤压、扭曲、缩放、偏移以及更高次的基本变形的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校正前后的影像相应点的坐标关系,可以用一个适当的数学模型来表示。
根据处理方式不同,几何精校正又可分为直接成图法和重采样成图法。

(二)重采样成图法几何精校正
1.几何位置的变换
多采用二维多项式变换。
2.共轭位置亮度值的确定
a.最近邻点法重采样
b.双线性内插法重采样
c.三次褶积法重采样

(三)几何校正的步骤
1.建立原始图像与校正后图像的坐标系。
2.确定GCP(Ground Control Point),即在原始畸变图像空间与标准空间寻找控制点对。
3.选择畸变数学模型,并利用GCP数据求出畸变模型的未知参数,然后利用此畸变模型对原始畸变图像进行几何精校正。
4.几何精校正的精度分析。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flyingfish/p/864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