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陷入“内卷化”怪圈!

看到知乎上有个比较有趣的提问:程序员未来会成为非常内卷化的职业吗?相信这也是不少读者存疑的地方。

这里出现了一个词:内卷化,比较有意思,值得我们好好探讨。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讨一下这个有意思的话题。

什么是内卷化效应?

内卷化”一词,是20世纪60年代末,由一位名叫利福德·盖尔茨的美国人类文化学家提出的。

他曾在瓜哇岛生活过。这位长住风景名胜的学者,无心观赏诗画般的景致,而潜心研究当地的农耕生活。他眼中看到的都是犁粑收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原生态农业在维持着田园景色的同时,长期停留在一种简单重复,没有进步的轮回状态。这位学者把这种现象冠名为“内卷化”。

他提出,农民在人口压力下不断增加水稻种植过程中的劳动投入,以获得较高的产量。然而,劳动的超密集投入并未带来产出的成比例增长,出现了单位劳动边际报酬的递减,即过密化现象。这里,“内卷化”,又译为“过密化”。

后来,这一概念被引入到经济学中,称之为“内卷化效应”。它是指一种社会(文化模式)的某一发展阶段达到某种确定的形式之后,这种形式便停滞不前,难以转化成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从而把自我锁死在低水平状态上,周而复始地循环

比如,长期从事一项相同的工作,并且保持在一定的层面,没有任何变化和改观。这种行为通常是一种自我懈怠,自我消耗的事情。

行业/职业内卷化?

说回到互联网行业。

过去10年是互联网高速发展的红利期,迎来了一个惊人的移动互联网风口时代。

行业的高速发展,IT行业的入行门槛越来越低,尤其是随着编程的框架化,工具化,对普通程序员的要求也相对下降了。

但,随着互联网行业的火爆发展,进入IT行业的人越来越多了,人员基本上达到饱和程度,尤其是初级水平的程序员。

近年来,互联网行业从增量时代,逐渐走向存量时代。行业红利越来越少,未来行业会慢慢开始收缩,行业和人才的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

从事简单重复的劳动,只会copy & paste,写CRUD,偏向于纯执行,做这些的人数约占到了总数量的90%,据说85%的毕业生,前三年都是在写CRUD。其特点是成本低,较容易招人,可替换性高。

从行业的竞争角度来看,IT行业也表现出对人才越来越高的要求。

而且随着 IT 行业的发展,很多职业岗位越来越细化。对于程序员的分工也越来越细,例如,后端工程师,前端工程师,算法工程师......各自都在各自的岗位上拧螺丝钉,只负责自己岗位上的工作即可,就像是工厂流水线上的工人一样。

从这角度来看,程序员这个职业确实属于劳动密集型的工作。

对于互联网行业而言,996早已是常态。被讨论得最多的,最火爆的996icu,不良的加班文化,也是公司内部的内卷化斗争的表现。当公司经营没有突破性增长的情况下,员工内部展开恶性的竞争。

例如,在绩效社会,因为大多数人的能力相差不大,通过出卖体力等原始可量化的行为,来保持所谓的自我竞争力等。你工作8个小时,那么我可以工作12个小时,但同样的工资原来只够付8个小时,现在变成了12个小时的酬劳,导致单位劳动边际报酬递减。

很多人因此陷入“内卷化”忙碌中,忙着加班,忙到没有时间学习成长,没有时间陪家人,没有时间思考如何提高效率,一直把自己锁死在“低层次循环”里。久而久之,个人没有得到成长,企业的整体效率也没有得到提升,员工“内卷化”的忙碌,并没有带来产出成比例的增长。

从目前来看,现在的发展趋势,除了分工细化,工具化让编程的门槛在降低之外,虽则不能说 IT 行业停滞不前了,但是暂时也没有看到转换成一个更高级的模式。

陷入内卷化的影响?

其实,内卷化的现象,在很多行业或多或少都会存在。无论行业,职业,还是个人,都会存在“内卷化”的现象。

“低层次循环”,“内卷化”忙碌,日复一日的简单重复劳作,人生越混越掉坑里。

比如,一个干着996工作的人,天天早上出门,晚上很晚才回到家,天天都在忙,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工作,过着重复不停地生活,没有任何变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才发现,他以前所得到的升职加薪,本质都是教育和年龄的红利。黄金年龄一过,如果没有升到一个不可取代的位置上,绝大部分人都无法避免严峻的“35岁危机”。

在《低欲望社会》一书中,提到了日本社会的年轻人主流的想法:不想有责任,不想承担责任,不想扩大自己的责任。为此,即使进了公司,也不想出人头地,将结婚视为重荷,将买房贷款视为一生被套牢。

给全世界留下“勤劳拼搏”印象的日本,也是曾经的加班大国,晚上9,10点才是东京地铁最为拥挤的时间。

但是,有研究分析显示:从社会学看,996在日本是很失败的,曾经拼命工作赚钱的“过劳日本”和今天的“低欲望日本”密切相关。

年轻人被父辈们“吓坏了”。看到父辈那么拼命却老来如此,他们索性选择低欲望,不结婚,不生孩子,不买房子。

“努力也看不到希望,还不如索性开心地玩。”这是很多日本年轻人的想法。

可见,“内卷化”的结果是非常可怕的,大到社会,小到企业甚至是个人。

一旦陷入“内卷化”的漩涡,就如同陷入泥潭,裹足不前。它会让人在一个层面上无休止地内耗,内缠,内旋,既没有突破式地增长,也没有渐进式地积累,让人陷入到一种恶性循环之中。

个人如何避免内卷化?

摆脱职场/个人的“内卷化”,一定要综合考虑自身的力量,能力是一个方面,心态也是关键。

首先,确信自己有强烈的求知欲,顽强的上进精神与勇气,从内心建立起奋斗的力量与信心,避免听天由命。

就像上述提到的日本社会现状,日本年轻人在现实面前,丧失了对未来的信心,认为“努力也看不到希望,还不如索性开心地玩。”,于是,选择安于现状,整个社会进入低欲望状态,陷入到一种恶性循环之中。

其实,“内卷化”的陷阱,关键还是自己内心缺乏强大的动力,认为自己不具备创造更大价值的能力,认为一生本该如此。

如果你认为自己一辈子就是个只会写CRUD的程序员,那么你可能就真的会在这个职位上耗尽所有时间;相反,如果你认为自己的人生还能更上一个台阶,那么你就会为此目标付出行动,而最后你真的可以成就一番事业。

其次,需要改变观念,改变现实的处境。

很多人的“内卷化”,是因为自身的先天条件不好,例如,没有学历,没有技术等。

但这些都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学历不高可以去进修,没有技术也可以去学习一些感兴趣的技术,学习一些新知识,培养接受新事物的习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无时无刻不在告诉我们:世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人是处于永远的变化中的。

最后,避免陷入“低层次循环”,远离“内卷化”忙碌,适当进行深度思考

在未来,由于人力成本越来越高,AI速度快成本低,且几乎零出错。未来将会有更多浮浅的,可替代的重复性工作失去竞争力,将被AI取代。

当我们把自己陷入“内卷化”忙碌中,忙着996,累到没有时间思考如何提高效率,把自己锁死在“低层次循环”里出不来时,无疑加快了被淘汰的脚步。

比尔盖茨即使工作再忙碌,每年都要固定进行两次“思考周”。在这段时间里,他通常是躲在湖边小屋读书和进行“深度思考”。

最后

美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曾说过:“人若停止学习便会老化,不管是两岁或是八十岁,不断学习令人保持年轻。”

如今的互联网行业,人才储备越来越充裕,毕业生数量也在逐年递增,而且质量越来越高。互联网行业,已过了野蛮生长的时期,很多互联网公司的基础招聘需求也在逐渐收缩。

在市场需求趋于平稳,而供给逐渐上涨的情况下,程序员之间的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

但是技术的复杂性始终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对高端人才的需求依然只增不减 ,所以,最需要重视的不是职业的内卷化,关键还是个人自身,在于克服自我“内卷化”的心态以及保持持续学习的能力。

end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finer/p/15790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