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几种认证方式介绍

HTTP提供了一套标准的身份验证框架:服务器可以用来针对客户端的请求发送质询(challenge),客户端根据质询提供身份验证凭证。质询与应答的工作流程如下:服务器端向客户端返回401(Unauthorized,未授权)状态码,并在WWW-Authenticate头中添加如何进行验证的信息,其中至少包含有一种质询方式。然后客户端可以在请求中添加Authorization头进行验证,其Value为身份验证的凭证信息。

在HTTP标准验证方案中,我们比较熟悉的是"Basic"和"Digest",前者将用户名密码使用BASE64编码后作为验证凭证,后者是Basic的升级版,更加安全,因为Basic是明文传输密码信息,而Digest是加密后传输。在前文介绍的Cookie认证属于Form认证,并不属于HTTP标准验证。

Bearer验证:
Bearer验证也属于HTTP协议标准验证,它随着OAuth协议而流行
Bearer验证中的凭证称为BEARER_TOKEN,或者是access_token,它的颁发和验证完全由我们自己的应用程序来控制,而不依赖于系统和Web服务器,Bearer验证的标准请求方式如下:

Authorization: Bearer [BEARER_TOKEN] 

Bearer认证的核心便是BEARER_TOKEN,而最流行的Token编码方式便是:JSON WEB TOKEN。
Json web token (JWT), 特别适用于分布式站点的单点登录(SSO)场景。JWT的声明一般被用来在身份提供者和服务提供者间传递被认证的用户身份信息,以便于从资源服务器获取资源,也可以增加一些额外的其它业务逻辑所必须的声明信息,该token也可直接被用于认证,也可被加密。

Basic基础认证:
客户端请求需要带Authorization请求头,值为“Basic xxx”,xxx为“用户名:密码”进行Base64编码后生成的值。 若客户端是浏览器,则浏览器会提供一个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的对话框,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浏览器会保存用户名和密码,用于构造Authorization值。当关闭浏览器后,用户名和密码将不再保存。
用户名/密码经过Base64加码后,这个Base64码值可以轻易被解码并获得用户名/密码,所以此认证方式并不安全。为了传输安全,需要配合SSL使用。


Digest摘要认证:
Digest认证步骤如下:
第一步:客户端访问Http资源服务器。由于需要Digest认证,服务器返回了两个重要字段nonce(随机数)和realm。
第二步: 客户端构造Authorization请求头,值包含username、realm、nouce、uri和response的字段信息。其中,realm和nouce就是第一步返回的值。nouce只能被服务端使用一次。uri(digest-uri)即Request-URI的值,但考虑到经代理转发后Request-URI的值可能被修改、因此实现会复制一份副本保存在uri内。response也可叫做Request-digest,存放经过MD5运算后的密码字符串,形成响应码。
第三步:服务器验证包含Authorization值的请求,若验证通过则可访问资源。
Digest认证可以防止密码泄露和请求重放,但没办法防假冒。所以安全级别较低。
Digest和Basic认证一样,每次都会发送Authorization请求头,也就相当于重新构造此值。所以两者易用性都较差。


SSL Client认证:
SSL认证安全级别较高,但需要承担证书费用。SSL认证过程中涉及到一些重要的概念,数字证书机构的公钥、证书的私钥和公钥、非对称算法(配合证书的私钥和公钥使用)、对称密钥、对称算法(配合对称密钥使用)。
大致的认证步骤如下:
第一步:客户端请求服务资源,服务器要求客户端出示数字证书。
第二步:客户端发送数字证书
第三步:服务器通过数字证书机构的公钥验证数字证书的合法性,验证通过后取出证书的公钥。
第四步:服务端随机生成一个随机数即为对称密钥,并使用非对称算法和证书公钥加密。这个加密后的字符串,只有发送的客户端能解。
第五步:客服端使用非对称解密算法和证书私钥获取服务端发送的对称密钥。后续客户端和服务端的请求直接基于对称算法和对称密钥。由于只有客户端和服务端有对称密钥,所以后续发送的请求较安全。
SSL可以防泄漏、假冒、重放,所以在Web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SSL客户端认证在实际中用得不多,因为一来需要在客户端中安装证书(升级麻烦)、二来需要承担证书费用。

HTTP 表单认证:
基于表单的认证方式并不存在于HTTP规范。所以实现方式也呈现多样化。表单认证一般都会配合cookie+sessiond的使用,现在绝大多数的Web站点都是使用此认证方式。用户在登录页中填写用户名和密码,服务端认证通过后会将sessionId返回给浏览器端,浏览器会保存sessionId到浏览器的Cookie中。因为Http是无状态的,所以浏览器使用Cookie来保存sessionId。下次客户端发送的请求中会包含sessionId值,服务端发现sessionId存在并认证过则会提供资源访问。


openID Connect:用于第三方登录认证

参考:https://www.cnblogs.com/xiaoxiaotank/p/11009796.html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fanfan-90/p/12050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