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 中的 promise 模式

// 博客 收集 : http://www.jianshu.com/p/818d121363dd
1、概述

  异步编程 App 开发中用得非常频繁,但异步请求后的操作却比较麻烦。Promise 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编程模型。其适用于 延迟(deferred) 计算和 异步(asynchronous) 计算。一个 Promise 对象代表着一个还未完成,但预期将来会完成的操作。它并非要替代 GCD 和 NSOperation,而是与它们一起合作。

2、历史

  Promise 的出现已经很久了,这个术语首页在 C++ 中出现,之后被用在 E 语言中。2009年,提出 CommonJS 的 Promises/A规范。它能在今天变得如此引人注目,则得归功于 jQuery 框架了,随着 jQuery 1.5 版本中的 Promises 实现,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它了。

3、介绍

  Promise 模式,可以简单理解为延后执行。Promise,中文意思为发誓(承诺),既然都发誓了,也就一定会有某些行为的发生。Promise 对象是一个返回值的代理,这个返回值在promise对象创建时未必已知。它允许你为异步操作的成功或失败指定处理方法。 这使得异步方法可以像同步方法那样返回值:异步方法会返回一个包含了原返回值的 promise 对象来替代原返回值。

  Promise对象有以下几种状态:

  • pending: 初始状态, 非 fulfilled 或 rejected.
  • fulfilled: 成功的操作.
  • rejected: 失败的操作.

  pending状态的promise对象既可转换为带着一个成功值的 fulfilled 状态,也可变为带着一个 error 信息的 rejected状态。当状态发生转换时,promise.then 绑定的方法就会被调用。(当绑定方法时,如果 promise 对象已经处于 fulfilled 或 rejected 状态,那么相应的方法将会被立刻调用, 所以在异步操作的完成情况和它的绑定方法之间不存在竞争条件。)

  因为 Promise.then 方法会返回 promises 对象, 所以可以链式调用,待会咱们就会看到的。
  
状态转换

4、PromiseKit 和 Bolts-iOS

Bolts-iOS

  看到这个名字,会不会想到有 Bolts-Android 的存在呢?是的,也确实存在。Bolts 是 Parse 和 Facebook 开源的库,包含 Tasks 和 App Links protocol 两个基础组件。Tasks 即是其 Promise 实现。

PromiseKit

  这个框架是 Max Howell 大牛一个人写的。注:这哥们是 Mac 下著名软件 Homebrew 的作者,没错,传说就是这哥们因为不会写反转二叉树而没拿到 Google offer 的。

  PromiseKit 除了有 Promise 实现外,还有一套基于 Promise 的系统类扩展。

5、实例

  由于 PromiseKit 有一套使用的扩展包,所以本文就用它来举例说明了。

then

  在 OC 的异步操作中,常常会引用一些状态变量:

  视图控制器的属性应该是用来存储它自身的状态的,而不是存储一下这种临时变量。像上例这个参数 moive ,还得有一个专门的属性 willPlayMoive 来存储它,如果它只在 - (void)confirmPlayTheMoive 方法内部出现就好了。

  如果说是个同步方法的话,那就好说话了:

  这样,不需要专门的属性来保存这个变量,代码量还减了不少,还更容易理解了。

  不过可惜的是,UIAlertView 中并没有 showSynchronously 这种类似的方法。

  promises 出马咯~

  一点击 “确认”,影片就会接着播放啦~

  在 PromiseKit 中,我们用 then 方法来访问 promise value。

  PromiseKit 给 UIAlertViewUIActionSheetNSURLConnectionUIViewController 等很多常用类提供了类似的扩展,还是很方便的。

链式 promises

  在同步世界中,一切都有序地执行着:

  但到了异步代码时,这结构让人感觉跟碗热干面似的:

  话说,有个小偷,偷到了一个程序员家里,看到了一堆文件,他翻到最后一页,看到了这样的内容:

  这种右漂移的代码,看着感觉怎么样?这样的代码,写起来是爽快,不过别人看起来可就蛋疼了,而且还容易出各种 BUG。

  在 promise 中,咱们可以通过链式调用来避免这种右漂的代码:

  只要 then 方法中返回一个 promise,就可以像这样进行链式调用了。感觉清爽多了。

  异步代码往往没有同步代码具有可读性。

  要找到这最后执行的代码,还得经过好好思考一下才行,而在链式表达式中就没有这样的问题了:

  怎么样,看着有没有舒服点?更容易看懂了?

错误处理

  众所周知,异步编程中,错误的处理是比较蛋疼的一件事。如果每个 error 都处理一下的话,不仅写得烦,代码也会难看得要死。所以很多人的选择是,直接无视了它,但显然,这么做并不合适。

  来看下这种代码:

  怎么样,这还只是个小例子,就写着烦,看着也烦。

  在 promise 中,咱们可以统一处理错误:

  这里,只要任何一个地方有过 error,就会直接被最后的 catch 方法里处理,而中间的那些 then 方法也不会被执行了,有木有很方便呢?

组合 when

  咱们常有这种需求:当两个异步操作都完成后,再执行一下个。简单的,可以用一个临时变量来记录:

  呃,这多少有点淡淡的忧伤,在 promisekit 中,咱们可以通过 PMKWhen 和 when 来处理这种需求:

  PMKWhen 还能通过字典来处理:

finally

  promiseKit 不仅提供了 then 和 catch,还弄了个 finally,顾名思义,也就是最后一定会执行了咯:

 

最怕你一生碌碌无为 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fakeCoder/p/6085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