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影评】梦之安魂曲-败给了BGM和豆瓣影评

  首先,这部电影豆瓣8.7分,一般来说,豆瓣的打分是比较准确的。能反映一个片子的质量,而较少受到环境的影响。但是这种关系当然也不全对,比如某些片子可能特别让某一种人喜欢(如退役军人和军旅题材),而在某些人眼中则完全没有看头。

  看之前,我看了豆瓣影评,简直被唬住了:

  但是看完之后,这部电影在我眼中,稍微够不上8.7分。我个人觉得给8.0分或者8.5分吧。

  这部电影的最大亮点有两个,价值观和镜头张力。

  前者我基本认可。这部电影基本属于禁毒宣传片级别的价值观导向。主人公们因为毒品一步一步堕入黑暗,到最后各自迎来了悲惨结局。最后点了主题“渴望一次睡眠”(中文的翻页名《梦之安魂曲》也算尚可,确实没办法表达英文的那层概念)。

  可是这还不够,你要说价值观,打开CCTV,哪一个价值观不是更加得“正”?其实问题的根本在于国内上映的片子,不管是早恋不准成功,还是建国以后动物不准成精。这种“呵呵”的情节设计更多是为了满足一个上映的要求。就是你在国产电影最开始看到的那条龙。这也就能解释,一帮国人看到写什么民权、自由、独裁这种电影往往就特别高潮的原因,因为国内没有。

  但是这种价值观是廉价的。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是被要求的。

  那么这部电影的价值观为啥是个亮点呢?在于和国内要求“正”的环境不同。国外的电影,那些越先锋的电影从业者,越会拍一些“激进”的电影,或许正,或许邪。但即使是正,也多半是“正义战胜邪恶”这种题材片(多数还是烂片)。这部电影,它是“正”的,可是没有突出一个“正义”去最终压倒了邪恶,而是突出了“邪恶”发展到最后的“毁灭”,通过这种“毁灭”来劝导世人。想象一下你才看了美剧《破产姐妹》里面肆无忌惮吸大麻,又看到这种电影的强烈撕裂感。

  所以最后这个“价值观”我是认可的。

  接着是这个镜头张力。

  所谓镜头张力,最简单的理解就是有那么一些镜头突然触动了你的内心,让你产生强烈共鸣。比如《杀人回忆》最后宋康昊的那个眼神。(当然,如果不了解下背景,很难get到这个点)

  而《梦之安魂曲》大量使用了超快速剪镜的大特写(甚至不叫特写?)。在主人公吸毒的时候,那种迷幻、刺激、危险的感觉扑面而来。仿佛我们作为观影者也听到了自己的心跳,感受到了血液携带海洛因在血管中奔驰。

  然而还不够。还有别的地方吗?频繁到几乎每次吸毒都有的瞳孔的特写?还是延时摄影来表现吸毒者的精神状态?女主角吸毒之后的鱼眼视角配上电梯的忽闪灯光?

(老太太的迷幻视角)

(女主角的绝望视角)

   这种手法确实特别让人设身处地得“感受”到了毒品那种“迷幻”。 

  但是对我这个老EVA迷来说,确实刺激不到我。。

  这两个亮点,是这部电影的主要亮点。那么不好的地方呢?

  首先是剧情的安排和合理性的设置。这部电影的男/女主人公的剧情还行,就是比较好猜出来,但是电影结构上,叙事上,合理性上,都没有啥太大的问题。问题主要出在这个老太太和黑人小伙身上。

  第一,老太太的戏份里面,真正让人觉得很出彩、同时剧情上说得通的地方是老太太谈论她服药的理由,甚至让人无法争辩。可是接下来,似乎要强行把一切都往最坏的地方扯。造成的效果中,好的一面是确实突出了黑暗的主题:纯粹的bad ending,所有人都没好下场。但是坏的一面是让人感觉逻辑上说不通。要是我去安排,大致上会安排老太太为了吸毒儿子败光家产然后悲惨死去吧,这样能把电影要批判的对象集中一下,而不是莫名其妙让老太太吃减肥药而疯癫了。(或者甚至老太太的偏执也是电影本身要批判的?感觉不像)

  补充:后来想到了导演这么安排的一个可能的原因。那就是通过男女主人公突出:“你有毒瘾,所以你会被毒品毁灭”。而通过老太太突出:“你没毒瘾?你是个好人?你甚至想帮助别人戒毒?你尝了一口?对不起因为你尝了一口,你也必须被毁灭”。这样设计就比单纯地批判那些吸毒的人更加强烈和激进。

  第二,黑人小伙。一句话,莫名其妙死了亲妈。强行悲伤。要是我来设计,他剧情是在最后关头放弃男主,带着最后的毒品一个人逃跑。这样也能凸显这种吸毒的“友情”最终也会被“毒品”摧毁吧。

  

  其次,还是内核。不要吸毒这种思想在国内的话,太普通了。实在是不能让我多思考一点。当然,这也怪不得电影本身,题材被限定为吸毒,也很难扯出什么花样来。

  可能我本身就是一个挺能忍受“负能量”的人,不会对电影中的一步一步走向绝望产生太大反应,所以让很多人印象深刻的地方无法让我共鸣。

  是一部好电影,能接受就可以去看看。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dsj2016/p/7436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