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ML 5 应用程序缓存

使用 HTML5,通过创建 cache manifest 文件,可以轻松地创建 web 应用的离线版本。
一、什么是应用程序缓存(Application Cache)?
HTML5 引入了应用程序缓存,这意味着 web 应用可进行缓存,并可在没有因特网连接时进行访问。

应用程序缓存为应用带来三个优势:

1.离线浏览 - 用户可在应用离线时使用它们
2.速度 - 已缓存资源加载得更快
3.减少服务器负载 - 浏览器将只从服务器下载更新过或更改过的资源。

二、浏览器支持
所有主流浏览器均支持应用程序缓存,除了 Internet Explorer。

三、HTML5 Cache Manifest 实例
下面的例子展示了带有 cache manifest 的 HTML 文档(供离线浏览):

[sourcecode language="plain"]

<!DOCTYPE HTML>
<html manifest="demo.appcache">

<body>
The content of the document......
</body>

</html>

[/sourcecode]

每个指定了 manifest 的页面在用户对其访问时都会被缓存。如果未指定 manifest 属性,则页面不会被缓存(除非在 manifest 文件中直接指定了该页面)。

manifest 文件的建议的文件扩展名是:".appcache"。

请注意,manifest 文件需要配置正确的 MIME-type,即 "text/cache-manifest"。必须在 web 服务器上进行配置。

四、Manifest 文件
manifest 文件是简单的文本文件,它告知浏览器被缓存的内容(以及不缓存的内容)。

manifest 文件可分为三个部分:

1.CACHE MANIFEST - 在此标题下列出的文件将在首次下载后进行缓存。

第一行,CACHE MANIFEST,是必需的:

[sourcecode language="plain"]

   CACHE MANIFEST
/theme.css
/logo.gif
/main.js

[/sourcecode]

上面的 manifest 文件列出了三个资源:一个 CSS 文件,一个 GIF 图像,以及一个 JavaScript 文件。当 manifest 文件加载后,浏览器会从网站的根目录下载这三个文件。然后,无论用户何时与因特网断开连接,这些资源依然是可用的。
2.NETWORK - 在此标题下列出的文件需要与服务器的连接,且不会被缓存

下面的 NETWORK 小节规定文件 "login.asp" 永远不会被缓存,且离线时是不可用的

[sourcecode language="plain"]

NETWORK:
login.asp

[/sourcecode]

可以使用星号来指示所有其他资源/文件都需要因特网连接:

[sourcecode language="plain"]

NETWORK:
*

[/sourcecode]

3.FALLBACK - 在此标题下列出的文件规定当页面无法访问时的回退页面(比如 404 页面)

下面的 FALLBACK 小节规定如果无法建立因特网连接,则用 "404.html" 替代 /html5/ 目录中的所有文件:

[sourcecode language="plain"]

FALLBACK:
/html5/ /404.html

[/sourcecode]

五、更新缓存
一旦应用被缓存,它就会保持缓存直到发生下列情况:

1.用户清空浏览器缓存
2.manifest 文件被修改(参阅下面的提示)
3.由程序来更新应用缓存

六、实例 - 完整的 Manifest 文件

[sourcecode language="plain"]

CACHE MANIFEST
# 2012-02-21 v1.0.0
/theme.css
/logo.gif
/main.js

NETWORK:
login.asp

FALLBACK:
/html5/ /404.html

[/sourcecode]

重要的提示:以 "#" 开头的是注释行,但也可满足其他用途。应用的缓存会在其 manifest 文件更改时被更新。如果您编辑了一幅图片,或者修改了一个 JavaScript 函数,这些改变都不会被重新缓存。更新注释行中的日期和版本号是一种使浏览器重新缓存文件的办法。

一旦文件被缓存,则浏览器会继续展示已缓存的版本,即使您修改了服务器上的文件。为了确保浏览器更新缓存,您需要更新 manifest 文件。

注释:浏览器对缓存数据的容量限制可能不太一样(某些浏览器设置的限制是每个站点 5MB)。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double405/p/5121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