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9】------>观察者模式

一、什么是观察者模式

  • 先讲什么是行为性模型,行为型模式关注的是系统中对象之间的相互交互,解决系统在运行时对象之间的相互通信和协作,进一步明确对象的职责。
  • 观察者模式,是一种行为性模型,又叫发布-订阅模式,他定义对象之间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使得当一个对象改变状态,则所有依赖于它的对象都会得到通知并自动更新。

二、模式的结构

  1. 抽象主题(Subject)角色:也叫抽象目标类,它提供了一个用于保存观察者对象的聚集类和增加、删除观察者对象的方法,以及通知所有观察者的抽象方法。
  2. 具体主题(Concrete Subject)角色:也叫具体目标类,它实现抽象目标中的通知方法,当具体主题的内部状态发生改变时,通知所有注册过的观察者对象。
  3. 抽象观察者(Observer)角色:它是一个抽象类或接口,它包含了一个更新自己的抽象方法,当接到具体主题的更改通知时被调用。
  4. 具体观察者(Concrete Observer)角色:实现抽象观察者中定义的抽象方法,以便在得到目标的更改通知时更新自身的状态。

结构图:

三、模式的职责

  • 观察者模式主要用于1对N的通知。当一个对象的状态变化时,他需要及时告知一系列对象,令他们做出相应反应。

实现有两种方式:

  1. 推:每次都会把通知以广播的方式发送给所有观察者,所有的观察者只能被动接收。
  2. 拉:观察者只要知道有情况即可,至于什么时候获取内容,获取什么内容,都可以自主决定。

四、观察者模式应用场景

  1. 关联行为场景,需要注意的是,关联行为是可拆分的,而不是“组合”关系。事件多级触发场景。
  2. 跨系统的消息交换场景,如消息队列、事件总线的处理机制。

五、代码实现观察者模式

1、定义抽象观察者,每一个实现该接口的实现类都是具体观察者。

/**
 * 观察者的接口,用来存放观察者共有方法
 */
public interface Observer {
    /**
     * 观察者方法
     */
    void update(int state);
}

2、定义具体观察者

/**
 * 具体观察者
 */
public class ObserverImpl implements Observer {

    private int myState;

    @Override
    public void update(int state) {
        myState=state;
        System.out.println("收到消息,myState值改为:"+state);
    }

    public int getMyState(){
        return myState;
    }
}

3、定义主题。主题定义观察者数组,并实现增、删及通知操作。

import java.util.Vector;

/**
 * 定义主题,以及定义观察者数组,并实现增、删及通知操作。
 */
public class Subject {

    // 观察者的存储集合,不推荐ArrayList,线程不安全,
    private Vector<Observer> list = new Vector<>();

    // 注册观察者方法
    public void registerObserver(Observer obs) {
        list.add(obs);
    }
    // 删除观察者方法
    public void removeObserver(Observer obs) {
        list.remove(obs);
    }

    // 通知所有的观察者更新
    public void notifyAllObserver(int state) {
        for (Observer observer : list) {
            observer.update(state);
        }
    }
}

4、定义具体的,他继承继承Subject类,在这里实现具体业务,在具体项目中,该类会有很多。

/**
 * 具体主题
 */
public class RealSubject extends Subject {

    //被观察对象的属性
    private int state;

    public int getState(){
        return state;
    }

    public void  setState(int state){
        this.state=state;
        //主题对象(目标对象)值发生改变
        this.notifyAllObserver(state);
    }
}

5、客户端测试

/**
 * 客户端测试
 */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目标对象
        RealSubject subject = new RealSubject();

        //创建多个观察者
        ObserverImpl obs1 = new ObserverImpl();
        ObserverImpl obs2 = new ObserverImpl();
        ObserverImpl obs3 = new ObserverImpl();

        //注册到观察队列
        subject.registerObserver(obs1);
        subject.registerObserver(obs2);
        subject.registerObserver(obs3);

        //该表state状态值
        subject.setState(200);
        System.out.println("obs1观察者的MyState状态值为:"+obs1.getMyState());
        System.out.println("obs2观察者的MyState状态值为:"+obs2.getMyState());
        System.out.println("obs3观察者的MyState状态值为:"+obs3.getMyState());

        //该表state状态值
        subject.setState(500);
        System.out.println("obs1观察者的MyState状态值为:"+obs1.getMyState());
        System.out.println("obs2观察者的MyState状态值为:"+obs2.getMyState());
        System.out.println("obs3观察者的MyState状态值为:"+obs3.getMyState());
    }
}

打印结果

六、观察者模式的优缺点

优点:

  1. 降低了目标与观察者之间的耦合关系,两者之间是抽象耦合关系。符合依赖倒置原则。
  2. 目标与观察者之间建立了一套触发机制。


缺点:

  1. 目标与观察者之间的依赖关系并没有完全解除,而且有可能出现循环引用。
  2. 当观察者对象很多时,通知的发布会花费很多时间,影响程序的效率。
作者:donleo123
本文如对您有帮助,还请多推荐下此文,如有错误欢迎指正,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donleo123/p/14564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