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军直播笔记

成为卓越的2%
时间管理和效率提高
时间管理的关键就是少做事儿,做要紧的事儿。
比如20件事儿,做了10件以为任务减半了,其实不是,总有另外的10件事会填补,其实应该把这20件事重要紧急性排序,做好头三件事,其余17件可以不用怎么负担精力了。不要做伪工作者。
头天晚上安排好第二天的日程(重要紧急优先级排序),写下来。每天做好最重要的几件事,时间就被高效利用了。
碎片时间提升效率的关键:做大事儿的拆分事项——日拱一卒。
陌生领域的跨界打通
跨界是结果,不是目标。学习是持续一生的事儿,学得越多越可以融会贯通。需要动力支持你前进。
自谦:搞IT,写写心得(需要点写作技巧),搞一些投资,学了些生物,写了《文明之光》。
心得:得诺奖的论文(平均2-4页)大师的文章其实很容易读,后来上了几门有名教授的公开课,专业知识领域的东西就起来了,与你已知的东西有共同的地方,融会贯通、一通百通。
故事:(1)萨尔斯伯格,本科学英文,硕士学计算机,很感兴趣,去了约翰霍普金斯,基因技术感兴趣,开始做生物,得了富兰克林奖;最后当计算机教授;比较大的跨界。他说,学习是终生的事儿,人生是马拉松,不断地跑下去,起跑线的输赢不是事儿,所以跨界实际上是你不断学习的结果。(2)Jeff Huber,大学讲演,由IT改为生物监测技术。
写作心得
简洁的表达,清晰的逻辑;坚持写,利用碎片时间;学习逻辑和写作。
很重要,但中国学生的相对弱项。哈佛学生必修写作课。写作是表达能力,脑子变得清晰,问题思考未必清晰,一旦写出来就清晰了。忌:华丽辞藻的单纯堆砌。意思表达清楚、逻辑清楚的白描,结论一定来源于前提假设和中间证据的逻辑推理。复杂的话简单地讲——大众听,复杂的话复杂地讲——行家听。
科技论文要求很高的逻辑架构和严谨性。文科理科生必学的课:逻辑和写作。会写作,老板提拔你也比较快。
写作时间:碎片时间(杜绝微信占时,吴军每天只看三次微信的习惯)。
写作习惯:飞机上(不被打扰的时间,一般写3-4h)。
子女教育
信任和尊重,耳濡目染,言传身教,第三方帮助。
        1. Trust future, trust the young. ——富兰克林 用自己的观点(上一辈人)教育下一辈人,下一辈人又用上一辈人的观点教育再下一代,这种方法是不对的。年轻人,要摔跤就早摔。未来是他们的,让他们自己去做决策。
        2. 不需要传给孩子很具体的技巧或钱财,但价值观要让孩子在很小时候耳濡目染,即便自己的价值观与周围人不同,你也要用自己的行为让ta认识到。
        3. 影响孩子(言传身教、耳濡目染),而不是改变他们。对任何人来讲,你可以影响他们,但永远无法改变他人。
        4. 父母辈的理想不应该让孩子担负,父母应该自己去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你如何去做,孩子会看到,他们是你身上的影子。 
        5. 技巧:需要第三方的帮忙,家长的话孩子可能不听,找老师出面沟通。父母本身一定不能懒,遇到问题骂孩子。
人生选择
选择的几个重要依据:家人、时间和人生目标(少纠结,多行动才会知道结果)
 选择很重要:即便非常努力,但做了错误选择,很遗憾。
人生最重要的是配偶选择——选聪明的,你对ta好,ta会知道。
做事成功了,是幸运,感谢老天;做失败的,找自己的原因。
一辈子的目标是什么?选择源于目标。
个人经历:(1)14年离开Google,因为认为时间最重要,Google工作废时间,遂辞之。(2)腾讯回Google/美国是因为孩子上大学。对于女儿来说,父亲不在身边,会有不安全感,抽空陪女儿。(3)回到Google。博士期间:做研究、写程序、发表论文、学术演讲,很开心;得过欧洲一个学术论文奖。以前以为自己会做研究,Google当时还是一个小公司,师兄弟都去的IBM或者AT&T,导师询问是否三思再决定,自己思考觉得年轻时还可以多去经历,即便失败,而错过了可能就没有这样的机会。许多人选择时很纠结,但只有行动才能解除这种焦躁不安。
如何交友
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每个人都需要朋友。培养和展示自己的特长、美德,帮助他人。有意识地分配自己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在积极有用的人事身上。朋友的重要性不亚于工作。
身份、地位悬殊如何交朋友?不论什么层次的人都需要朋友。《拿破仑传》,拿破仑一生两个朋友,没了朋友没人说话。
每个人不论自己身份、地位高低,都会有自己的特长和美德,当你体现出这些优秀特质时,别人会愿意和你交朋友。帮助他人也容易结交到朋友。
损友一定要尽早撇清。要有脑子哦~曾国藩讲,吃了一次亏不要再吃第二次。
时间有限,精力要放在积极向上、能学到东西、让你持续进步的人事身上。(反例:跟臭棋篓子下棋,水平越来越臭。但不是说,不跟比自己差的朋友交往,而是有意识地分配自己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忌:暧昧;忌:鱼和熊掌都想兼得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doit8791/p/6565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