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第13周日

参与一个软件系统的架构(contributing to the architecture of a software system) 和亲自设计一个软件的架构之间有很大不同。持续精进的技能、知识和跨多领域的经验成 就了软件架构师的角色。

跨越软件工程师和软件架构师的主动性在你自己,而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你目前的经验所 处的层次。
要确保架构成功落地,必须得有人在软件开发的整个生命周期内把握整张大图、向大家描绘 前景(sells the vision)。如有必要,要跟随项目一起演进,承担将它成功交付的责任 。如果你定义了一个架构,那始终保持对架构的参与和演进是很有意义的,而不是将它交给 “实现团队”(implementation team)。
把控大图是技术领导力的一部分,但软件项目的交付期间,还有其它一些事情要做。包括: 向大家介绍责任(的重要性)、提供技术规范、做技术决策,以及具备做这种决策的权威。


软件行业非常年轻。谷歌和亚马逊员工的平均年龄为30岁,而美国工人的平均年龄为42岁。2018年Stack Overflow对全球100,000名程序员的一项调查发现,其中四分之三的人未满35岁。黑客新闻总会有定期发布的帖子问到:“老开发者会怎么样?”。30多岁的焦虑开发人员会跟帖并称自己为“老年人”。
谷歌,微软和其他大公司定义了“个人贡献者(individual contributor, IC)路线”,作为管理路线的替代选择,这是高级工程师的职衔划分,与管理职衔相平行。IC路线让工程师可以在不放弃他们热爱的行业的情况下,获得更高的职位。

但IC路线也存在弊端。不少程序员告诉我说,IC路线上的晋升速度比较慢,而且职称之间的区别也很模糊。现年45岁的MongoDB工程师David Golden表示:“在只做开发的路线上,要进入下一个级别面临着更大的障碍。你甚至弄不清楚如何从这个级别到那个级别,也不清楚你是否真的能对此做些什么。”


为了保证自己的价值,你得确保你40年的经验并不是单纯的重复。我们生活在极速变化的时代里,不仅包括我们现在所使用的科技,还有我们构建软件的方式。

把产品做出来是基本,远远还不够,你必须要让产品和代码能有更长的有效期,你还得知道如何团队合作。如果你想让职业生涯走得更远更成功,又兼顾到赚钱,光靠把产品做出来是不够的。


ACM 宣布,2018 年图灵奖获得者是号称深度学习三巨头的 Yoshua Bengio, Yann LeCun 和 Geoffrey Hinton,得奖理由是:他们在概念和工程上取得的巨大突破,使得深度神经网络成为计算的关键元素(For conceptual and engineering breakthroughs that have made deep neural networks a critical component of computing.)。


贾扬清生长于浙江绍兴,2002年考入清华,并在清华拿到硕士学位,其后远赴UC伯克利获得博士学位。

2013年,贾扬清博士毕业加入之前就已实习了2年的Google,在Jeff Dean麾下任职,参与TensorFlow打造,致力于前沿的深度学习研究和工程,参与了ImgeNet2014比赛、移动端深度学习、Google下一代AI平台TensorFlow开发、基于深度学习的产品开发和产品咨询等。

2016年2月,贾扬清离职Google加盟Facebook,在LeCun麾下任研究科学家,主打前沿AI研究和平台开发。贾扬清打造的深度学习框架Caffe,也成为Facebook重点部署框架之一。
此外,贾扬清还发起并主导了其他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包括跨神经网络的开放标准ONNX,微软、亚马逊、高通等公司也都参与其中。2018年,他参与创建了下一个版本的开源人工智能框架PyTorch 1.0。
2019年3月11日,贾扬清入职阿里,任VP。

程序员的未来有三条路:

1、转行管理或技术管理,这是大部分技术人员常见的很好的发展路线之一,从个人贡献到领导团队贡献,你调动资源产生更大的价值做出更大的贡献自然会得到不错的汇报,但这条路也并不适用于所有人。

2、沿着一个方面持续深入,成为顶尖的专家,在领域内有巨大的影响力,有影响管理者、指导他们决策的影响力,这是技术方向有追求的路线。成为一个领域5%的专家,或称为两个领域20%的专家,也都会有不菲的汇报。

3、不做规划,沿着当前的路得过且过,没有太多欲望和追求,也不想有太大的成就和汇报,忍受到了日复一日重复的生活,也能凑合过下去。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doit8791/p/10632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