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起源

1982年,Sun诞生于美国斯坦福大学校园,它是极少数几个同时拥有自己微处理器、电脑系统、操作系统的公司。

然而,1990年的一天,Sun的总裁麦克尼利(McNealy)听说他最好的一个工程师詹姆斯.高斯林(James Gosling)打算离职,他感觉事态很严重。直觉告诉他优秀的员工离去意味着公司正在出大麻烦。

麦克尼利找高斯林谈话,看问题出在哪里。发现他嫌SUN扼杀着员工的创新思想和工作热情,他想做一些伟大的、革命性的事情,但在Sun公司现在的状况中是不可能实现的。

随后,麦克尼利采取了一个大胆的举动,他让高斯林自己组建一个完全独立于公司的小组,由小组成员自己决定工作目标和进度。麦克尼利对高斯林说:“我不管你们要做什么,要多少钱、多少人,也不管你们花多长时间做出来,公司都无条件支持。”

这个后来取名为“绿色小组”的团队成立之初只有4个人。他们有一个很模糊的想法,甚至连最终的目标产品是硬件还是软件也不知道。但是他们知道必须发明一些技术或者产品让Sun公司赶上信息领域的下一波大浪潮。

当时人类已经发明了很多种消费类电子产品,包括微机、手机、手持电脑、录相机、电视机、洗衣机、冰箱、微波炉等等。他们认为要将这些设备数字化并用网络互联讲是今后的方向(物联网?)。绿色小组将这个需求归结成两个产品原型目标,即发明一种手持遥控设备来实现所有家电设备的互联(硬件);发明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用它来编写能在这些设备上运行的小巧程序(软件)。

高斯林给当时设计了一种运行在虚拟机中的面向对象的语言,起名叫Oak(橡树,高斯林窗外的一颗树)。但是申请注册上商标时,发现Oak被其他公司注册了,不得不重新起名。当时他们正在咖啡馆里喝着印尼爪哇(Java)岛出产的咖啡,有一个人灵机一动说就叫Java怎么样,并得到了其他人的赞赏,于是他们就将这种程序语言命名为Java。

绿色小组的成员每周工作七天,平均每天工作12到14个小时,后期工程师们几乎住在实验室,没日没夜地干,只是每隔几天回家洗澡换衣服。三年以后他们制作出了第一台样机,尽管实现了基本功能,但造价在一万美元以上,尽管市场前景不明朗,技术上也还有很多问题,Sun公司的管理层还是用奖金和股权大大奖励了绿色小组的成员,并加大投入,努力实现产品化。

但是公司内外对其产品都不看好,市场也并不认可。绿色小组的成员在沮丧和失望中度过了整个1993年和1994年。在士气最低落的时候,大部分成员都离开了绿色小组,有的甚至离开了Sun公司。留下来的人也失去了工作热情。不少人每天早上11点钟上班,下午4点钟就离开了。有些人一天到晚只是玩游戏,还有的人则念学术论文。

在黑暗的日子里他们都期待着上天能眷顾他们这些苦命的人,期待着某种奇迹出现……

1994年一个名叫网景的公司推出了一种叫做Netscape浏览器的东西,加速了互联网的普及;高斯林他们意识到互联网是一个今后的发展方向。开始制作针对互联网的Java应用,希望会有所斩获。

1995年初的一天,高斯林和以往一样不停地参加各种会议以期让人们认可他们的产品,这次他参加的是“硅谷-好莱坞”互联网及娱乐业的研讨会。演讲刚开始是,大家对高斯林的讲解意兴阑珊,直到他将鼠标移向一个分子模型,这个分子模型动起来了,而且会随着鼠标的移动上下翻滚!场面立刻发生了逆转,会场一下子沸腾起来,人们惊叹不已、啧啧称奇。刹那间,人们对互联网的潜力进行了一番新的审视!也就在刹那间,这一批有影响力的人成了高斯林最忠实也是最有力的说客。

Java活下来了,并且成了互联网时代最强势、最具代表性的语言。


直到2001年,Sun在数字家电方面的业绩并不很突出。但是,绿色小组的一个副产品,高斯林发明的Java程序设计语言,却深深改变了这个世界……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doit8791/p/10568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