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_函数

函数

函数的定义:函数是指将一组语句的集合通过一个名字(函数名)封装起来,想要执行这个函数,只需调用其函数名即可。

函数的特性:

  • 减少重复代码;
  • 方便修改,更易扩展;
  • 保持代码的一致性。

函数名命名规则:

  • 函数名必以下划线或者字母开头,可以包含任意字母、数字或下划线的组合,不能使用任何标点符号;
  • 函数名是区分大小写的;
  • 函数名字不能是保留字。

语法定义:

def add(a, b):                                        # 函数名
    print(a + b)
add(3,7)                                              # 调用函数
                    

一、函数的参数

形参与实参:

 形参:形参变量只有在被调用时才分配内存单元,在调用结束时,即可释放所分配的内存单元。因此,形参只有在内部有效。函数的调用结果返回主调用函数后则不能再使用此形参变量。

 实参:实参可以使常量、变量、表达式、函数等,无论实参是任何类型的量,在进行函数调用时,他们都必须有确定的值,以便把这些值传送给形参,因此预先用赋值、输入等办法使参数获得确定值。

def add(a, b):                                              # a, b 为形参数
    res = a + b
    return res
c = add(3, 4)                                               # 3, 4 为实参
print(c)

函数参数:

  • 必须参数
  • 关键字参数
  • 默认参数
  • 不定长参数

必须参数:必须参数必须以正确的顺序传入参数,调用时的数据必须和声明时的一样。

def mu_info(name, age):
    print('Name:%s 
Age:%d' % (name, age))

mu_info('wj', 24)

关键字参数:传入参数的时候带上关键字,即使顺序不对,依然可以辨识。

def mu_info(name, age):
    print('Name:%s 
Age: %d' % (name, age))

mu_info(age=24, name='wj')

默认参数:形参定义时就确定好的值调用参数的时候可以省略。

必选参数在前,默认参数在后,否则Python解释器会报错,

当函数有多个参数时,把变化大的参数放前面,变化小的参数放后面,变化小的参数可以作为默认参数。

def mu_info(name, age, sex='male'):
    print('Name:%s 
Age: %d 
sex:%s
' % (name, age, sex))
mu_info('wj', 24)
mu_info('zl', 24)
mu_info('cf', 25, 'female')

不定长参数:不定常参数可以处理比当初声明时更多的参数。不定长参数和其他三种参数不同,声明时不会命名。

*args指的是接受所有无命名参数

def add(*args):
    sum = 0
    for i in args:
        sum = sum + i
    print(sum)

add(1, 2, 3, 4)

 **kwargs指的是接受键值对的参数保存方式为字典,进行函数内部运算。

def print_info(**kwargs):
    for i in kwargs:
        print('%s:%s' % (i, kwargs[i]))

print_info(name='mu', age='18', sex='male', job='Linux', height=180)

不定长参数的位置:*args只能放左边。**kwargs只能放右边不能改变,实参也要按照这个位置顺序来,不然无法保存。

def print_info(*args, **kwargs):
# def print_info(**kwargs,*args):                                                       # 错误示范
    for i in args:
        print(i)
    for o in kwargs:
        print('%s:%s' % (o, kwargs[o]))

print_info('mu', 24, sex='male', job='Linux', height=180)
# print_info(sex='male', 'mu, 24, job='Linux', height=180)                              # 错误示范
# print_info(sex='male', job='Linux', height=180, 'mu', 24)                             # 错误示范

不定长参数+默认参数

  如果有默认参数,放左边。

def print_info(sex='male', *args, **kwargs):
    print(sex)
    print(args)
    print(kwargs)

# print_info()
print_info('mu', 1, 2, 3, job='Linux')                  # sex 没有打印,因为传入的参数‘mu’占用了sex的位置,所以单独打印了‘mu’,如不是把它打印在元组中

  标准顺序

def func(name, age=22, *arge, **kwargs)

二、函数的作用域

python中的作用域分4种情况
  L: local,局部作用域,即函数中定义的变量;
  E: enclosing,嵌套的父级函数的局部作用域,即包含此函数的上级函数的局部作用域,但不是全局的;
  G: globa,全局变量就是模块级别的定义的变量;
  B: built-in,系统固定模块里的变量,比如:int,byrearray等。
搜索变量的优先级顺序依次是:局部作用域 > 外层作用域 > 当前模块中的全局 > python内置作用域, 也就是LEGB。

局部作用域不能修改全局作用域的变量,如果想要修改,需要用global声明。

name = "全局作用域"
def change_name(name):
    print("打印的是那个?:", name)
    name = "局部作用域"
    print("重新赋值后打印的是那个?:" , name)

change_name(name)
print("全局作用域是否发生改变?:", name)
name
= "全局作用域" def change_name(): global name print("打印的是那个?:", name) name = "局部作用域" print("重新赋值后打印的是那个?:" , name) change_name() print("全局作用域是否发生改变?:", name)

内层局部作用域不能修改外层作用域的变量,如果想要修改,需要用nonlocal声明。

def change_one():
    name = "外层作用域"
    print(name)
    def change_two():
        name = "局部作用域"
        print(name)
    change_two()
    print(name)
change_one()

def change_one():
    name = "外层作用域"
    print(name)
    def change_two():
        nonlocal name
        name = "局部作用域"
        print(name)
    change_two()
    print(name)
change_one()

小结:

1. 变量查找顺序: LEGB,局部作用域 > 外层作用域 > 当前模块中的全局 > python内置作用域
2. 只有模块、类、及函数才能引入新作用域
3. 对于一个变量,内部作用域先声明就会覆盖外部变量,不声明直接使用,就会使用外部作用域的变量
4. 内部作用域要修改外部作用域变量的值时,全局变量要使用global关键字,嵌套作用域变量要使用nonlocal关键字。nonlocal是python3新增的关键字,有了这个关键字,就讷讷个完美的实现闭包了。

三、函数返回值

想要获取函数的执行结果,可以用return语句将结果返回。

注意:

  函数里如果没有return,结束时默认会返回一个None;

  return后可以返回多个对象,如果是多个对象,python会帮我们把多个对象封装为一个元组,元组中的元组就是各个对象;

  函数在执行过程中只要遇到return语句,就会停止执行并返回结果,so 也可以理解为 return 语句代表着函数的结束。

def f():
    print('ok')
    return
    # return None                                         # 如果不写,python,默认追加这个
print(f())

 四、高阶函数

定义:变量可以指向函数,函数的参数能接收变量,那么一个函数就可以接收另一个函数作为参数,这种函数就称之为高阶函数。

高阶函数特点:

  •  函数名可以进行赋值;
  • 函数名可以作为函数参数名还可以作为函数的返回值。

作为函数名:

def f(n):
    return n * n

def test(a, b, func):
    res = func(a) + func(b)
    return res

print(test(3, 2, f))

作为函数的返回值:

def foo():
    def test():
        return 8
    return test                                                     # 其实此时foo() = test

ret = foo()
print(ret)                                                          # 打印的就是还没有调用的test,也就是test的内存地址,想要调用,再在后边加()就行,打印出来的就是test的值
print(ret())
print(foo())
print(foo()())

 五、递归函数

递归的特性:

  • 调用自身的函数;
  • 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结束条件;
  • 每次进入更深一层递归时,问题规模相比上次递归都应有所减少;
  • 递归能处理的,循环都能处理;
  • 递归效率不高,递归层次过多会导致栈溢出(在计算机中,函数调用是通过栈(stack)这种数据结构实现的,每当进入一个函数调用,栈就会加一层栈帧,每当函数返回,栈就会减一层栈帧。由于栈的大小不是无限的,所以,递归调用的次数过多,会导致栈溢出) 

 递归算阶乘:

# 正常算阶乘
def f(n):
    num = 1
    for i in range(n):
        num = (i + 1) * num
    return num
print(f(5))


# 递归引用自己
def fact(n):
    if n == 1:
        return 1
    return n * fact(n - 1)
print(fact(5))

 斐波那契数列:

# 正常算法
def f(x):
    a, b = 0, 1
    n = 0
    while n <= x:
        # print(b)
        a, b = b, a + b
        n = n + 1
    return b
print(f(7))


# 引用自己
def fibo(n):
    if n <= 1:
        return n
    return  fibo(n - 1) + fibo(n -2)
print(fibo(5))

 六、内置函数

filter:过滤器,需要两个参数。第一个参数是函数,第二个参数是一个序列,只过滤,不修改。

str = ['a', 'b', 'c', 'd']
def fun(n):
    if n != 'a':
        return n
ret = filter(fun, str)                                        # ret是一个迭代器对象
print(list(ret))

map:可对列表进行修改

str = ['a', 'b', 'c', 'd']
def fun(n):
    return n + 'mu'

ret = map(fun, str)                                           # ret是一个迭代器对象
print(list(ret))

reduce:接收参数时,一个函数f,一个列表,传入reduce的函数必须有两个参数,reduce对list中的每次参数反复调用函数f,并返回最终结果

from functools import reduce
def f(x, y):
    return x + y
print(reduce(f, range(1,10)))

lambda算法:lambda a, b : a + b

用内置函数算阶乘

from functools import reduce
print(reduce(lambda x, y : x * y, range(1,6)))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dmjx/p/7903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