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Web核心之Servlet

概念

XML:可扩展标记语言

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

两者的区别:

1、语法结构类似,单语法要求不同

  • HTML不区分大小写,XML严格区分大小写
  • 在HTML中,有时不严格,如果上下文清楚地显示出段落或者列表键在何处结尾,那么你可以省略</p>或者</li>之类的结束标记。在XML中,是严格的树状结构,绝对不能省略掉结束标记。
  • 在XML文档中,空白部分不会被解析器自动删除;但是html是过滤掉空格的。

2、标记不同:

  • HTML的标记都是预编译的;而XML标签是免费的、自定义的、可扩展的。

3、作用区别:

  •  XML 不是HTML的替代品,xml和html是两种不同用途的语言。 XML 不是要替换 HTML;实际上XML 可以视作对 HTML 的补充。
  • HTML是用来显示数据的;XML 是用来描述数据、存放数据的,所以可以作为持久化的介质

注意:

1.文档声明必须为<?xml开头,以?>结束;

2.文档声明必须从文档的0行0列位置开始

3. CDATA

  • CDATA段中出现的“<”、“>’,、“””、“‘”、“&”,都无需使用转义字符。这可以提高xml文档的可读性。
  • CDATA段中不能包含“]]>”,即CDATA段的结束定界符。
<![CDATA[
任意内容
]]>

约束

为了限定XML内容,我们需要使用xml约束(DTDschema),

规定XML文档中元素的名称,子元素的名称及顺序,元素的属性等。

DTD约束

约束实现方法:

步骤1:创建web.xml文档,并将“web-app_ 2_ 3.dtd"拷贝相同目录下。

步骤2:DTD文档开始处,拷贝需要的“文档声明”

 

将文档声明复制到xml文件下

步骤3:完成xml内容编写

文档声明

1、内部DTD,在XML文档内部嵌入DTD,只对当前XML有效。

2、外部DTD——本地DTDDTD文档在本地系统上,公司内部自己项目使用。

 

3、外部DTD——公共DTDDTD文档在网络上,一般都有框架提供。

 

Schema约束

 Schema是新的XML文档约束;要比DTD强大很多,是DTD替代者;功能更强大,数据类型更完善

实现方法:

步骤1:创建web.xml,并将"web-app_2_5.xsd"拷贝到同级目录

步骤2:xsd文档中拷贝需要的“命名空间”

 

步骤3:完成xml内容编写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web-app xmlns="http://www.example.org/web-app_2_5" 
            xmlns:xsi="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instance"
            xsi:schemaLocation="http://www.example.org/web-app_2_5 web-app_2_5.xsd"
            version="2.5">
    <servlet>
        <servlet-name></servlet-name>
        <servlet-class></servlet-class>
    </servlet>
    <servlet-mapping>
        <servlet-name></servlet-name>
        <url-pattern></url-pattern>
    </servlet-mapping>
    <welcome-file-list>
        <welcome-file></welcome-file>
        <welcome-file></welcome-file>
    </welcome-file-list>
</web-app>

解析(常用dom4j

xml是用来储存信息的,需要通过解析,来获得存储的信息

开发中比较常见的解析方式有三种,如下

1、DOM:要求解析器把整个XML文档装载到内存,并解析成一个Document对象。 

  a) 优点:元素与元素之间保留结构关系,故可以进行增删改查操作。

  b) 缺点:XML文档过大,可能出现内存溢出显现。 

2、SAX:是一种速度更快,更有效的方法。它逐行扫描文档,一边扫描一边解析。并以事件 驱动的方式进行具体解析,每执行一行,都将触发对应的事件。(了解) 

  a) 优点:处理速度快,可以处理大文件

  b) 缺点:只能读,逐行后将释放资源。

3. PULL:  Android内置的XML解析方式,类似SAX(了解) 

如果需要使用dom4j,必须导入jar包。 

Servlet概念

Servlet 运行在服务端的Java小程序,是sun公司提供一套规范(接口),用来处理客户端请求、响应给浏览器的动态资源。

Servlet接口中的方法

1)init(ServletConfig config)

何时执行:servlet对象创建的时候执行一次

ServletConfig : 代表的是该servlet对象的配置信息

2)serviceServletRequest request,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何时执行:每次请求都会执行一次

ServletRequest :代表请求 认为ServletRequest 内部封装的是 http请求的信息 

ServletResponse :代表响应 认为要封装的是响应的信息

3)destroy()

何时执行:servlet销毁的时候执行一次

 但在实际开发中,我们不会直接去实现Servlet接口,因为那样需要覆盖的方法太多, 我们一般创建类继承HttpServlet

HttpServlet类的方法

1)init()

主要用来初始化变量的

2)doGet(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请求方式为get方法时,调用此方法,每次请求,调用一次

3)doPost(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请求方式为post方法时,调用此方法,每次请求,调用一次

4)destroy()

问题:对XXXServlet进行了10次访问后销毁,则init()destory()service()doGet()doPost() 一共执行力多少次?request对象创建几个?response创建几个?

init()执行一次,destory()执行一次,service(),doGet(),doPost()各执行10次,request对象和response对象各创建10次!

Servlet在XML的配置

 如图,当要访问QuickStratServlet时,urld地址需访问<url-pattern>定义的quickStratServlet,再寻找到<servlet-mapping>中的<servlet-name>

再寻找<servlet>中的<servlet-name>,两个<servlet-name>必须一致,再找到<servlet-class>,找到QuickStratServlet地址

其中url-pattern的配置方式:

1)完全匹配 访问的资源与配置的资源完全相同才能访问到

2)目录匹配 格式:/虚拟的目录../* *代表任意

3)扩展名匹配 格式:*.扩展名

注意:第二种与第三种不要混用 /aaa/bbb/*.abcd(错误的) 

可以将url-pattern配置一个/,代表该servlet是缺省的servlet

当你访问资源地址所有的servlet都不匹配时 , 缺省的servlet负责处理,

跳转<welcom-file-list>设置的欢迎页面,可设置多个,当第一个找不到时,向下寻找。 

ServletContext对象

ServletContext是一个域对象,一个web应用只有一个ServletContext对象,web应用启动时创建,web应用卸载时销毁

ServletContext域对象的作用范围:整个web应用(所有的web资源都可以随意向 servletcontext域中存取数据,数据可以共享)

 获得ServletContext对象

1)ServletContext servletContext = config.getServletContext();
2)ServletContext servletContext = this.getServletContext();

当继承HttpServlet时,可直接获取

ServletContext servletcontext =getServletContext();

 ServletContext对象的作用:

 1、web.xml中配置初始化参数(了解)

通过context对象获得参数

 

2、获得web应用中任何资源的绝对路径

//写一个相对地址,得到一个绝对的path
String path = context.getRealPath(相对于该web应用的相对地址);

3、域对象的通用的方法:

//添加object,自定义name,如果name重复,覆盖之前的值
setAtrribute(String name,Object obj);
getAttribute(String name);//根据name,获取object
removeAttribute(String name);//根据name,删除object

练习代码:Servlet02 获取 Servlet01 中的内容

public class Servlet01 extends HttpServlet {

    public void doGet(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throws ServletException, IOException {
        //获取ServletContext对象
        ServletContext servletcontext =getServletContext();
                //给context对象,添加属性
        servletcontext.setAttribute("name", "张三");
    }

    public void doPost(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throws ServletException, IOException {
        doGet(request, response);
    }
}
public class Servlet02 extends HttpServlet {

    public void doGet(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throws ServletException, IOException {
        //获取ServletContext对象
        ServletContext servletcontext =getServletContext();
        //从域中取值
        String name=(String)servletcontext.getAttribute("name");
        System.out.println(name);
    }

    public void doPost(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throws ServletException, IOException {
        doGet(request, response);
    }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dk2557/p/9598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