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工实践结队作业——第一次作业

【软 工 实 践 · 结 队 作 业】 第一次作业


Part 1 · 结队成员信息

  • 吴 海 林 - 031502430 · 主力抱大腿
  • 苏 伟 鹏 - 031502331 · 主力代码输出

Part 2 · 需求分析

  • Need
    用户:学生及学生会各个部门
    需求:
  • 学生部门手动汇总所有学生报名信息,工作信息量大且繁琐;
  • 需要一个包含学生及部门相关基本信息的系统,如学生基本情况、爱好、兴趣、部门相关纳新人数、活动时间等;
  • 解决学生因活动时间冲突而淘汰的问题
  • Approach

学生部门互选系统

  • 问题一:学生部门之间互不了解
    解决方法:
    1.部门完善个人信息:部门介绍、相关特色活动、纳新人数、面试时间等;
    2.学生完善个人信息:基本信息、兴趣、爱好等;
  • 问题二:学生所选部门限制
    解决方法:
    1.设置系统默认值,保证不冲突的情况下,上限为5个部门
  • 问题三:部门活动请假限制
    解决方法:
    1.设置一个触发器,当学生在一个部门活动请假次数达到上限时,系统自动将该学生从待选名单中去;
  • Benefit
  • 学生及部门之间能够相互了解,保证学生和部门能最大可能进入或接 收心仪的部门或部员;
  • 部门之间信息沟通通畅;
  • 互联网时代,采用web开发,网络流量大,比较容易推广,用户操作比 较方便;
  • 筛选申请表过程自动化,减轻相关部门时间及精力;
  • Competitors

优势

  • 目前尚未有同款web应用出现,这块领域处于待开发状态;
  • 采取类似导师学生互选的机制能够较好的满足用户需求;


    劣势
  • 需要同其它小组竞争;
  • 可能不能像现在那种网站快速运行(这可能自己代码优化的不全面);
  • 有可能自己网站不容易被发现(这需要搜索引擎优化);
  • Delivery
  • 向学院部门负责人推荐本系统,减轻部门纳新工作量
  • 收集学院部门反馈情况,及时修改并发布新版本
  • 符合用户需求之后,尝试推广到全校部门使用
  • emmmm,最终推广到全国各大高校????

Part 3 · 原型系统

工具列表


  • 分析工具:Axure RP + Xmind

需 求 分 析 之 假 思 维 导 图

I 学 生 部 门 互 选 系 统 ·【 登 录 页 面 】

II 学 生 部 门 互 选 系 统 ·【 学 生 登 录 页 】

III 学 生 部 门 互 选 系 统 ·【 部 门 介 绍 】

PS:可通过点击相应按钮跳转到此界面

IV 学 生 部 门 互 选 系 统 ·【 报 名 界 面 】

V 学 生 部 门 互 选 系 统 ·【 个 人 信 息 】

VI 学 生 部 门 互 选 系 统 ·【 已 面 试 部 门 】

VII 学 生 部 门 互 选 系 统 ·【 待 面 试 部 门 】

VIII 学 生 部 门 互 选 系 统 ·【 部 门 公 告 】

IX 学 生 部 门 互 选 系 统 ·【 部 门 登 录 页 】

Part 4 · PSP记录

PSP2.1 Personal Software Process Stages 预估耗时(分钟) 实际耗时(分钟)
Planning 计划 20 30
· Estimate · 估计这个任务需要多少时间 120 200
Development 开发 - -
· Analysis · 需求分析 (包括学习新技术) 80 150
· Design Spec · 生成设计文档 - -
· Design Review · 设计复审 (和同事审核设计文档) - -
· Coding Standard · 代码规范 (为目前的开发制定合适的规范) - -
· Design · 具体设计 60 100
· Coding · 具体编码 - -
· Code Review · 代码复审 - -
· Test · 测试(自我测试,修改代码,提交修改) - -
Reporting 报告 30 90
· Test Report · 测试报告 - -
· Size Measurement · 计算工作量 - -
· Postmortem & Process Improvement Plan · 事后总结, 并提出过程改进计划 - -
合计 310 570

Part 5 · 结队设计过程

【 此 处 应 该 有 图 片 】

Part 6 · 心得&总结

队友感受:本次第一次结对作业让我学会了和队友去分析,去实践,这是一个合作的过程,也很高兴和我的队友合作。慢慢地,我也发现了软工实践的乐趣所在。这次还让我懂得了去如何分析一个工程,如何去实现元模型构建。关键还是队友很好的文笔水平。很高兴有这样的队友。
我的感受:跟队友都是高中就认识的,所以两个人交流起来也比较方便,对于项目的设计讨论过程,两个人也各自有发表自己的观点,整体感觉就是两个人共同设计一个项目,考虑到因素会比一个人多得多,比如在需求分析那一块,两个人想的都不一样,最后同时整合在一起,形成比较完整的分析,我想这应该就是组队做项目的最大魅力吧······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distances/p/7536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