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ll命令注意点

unset

不能删除readonly的变量
实例:

#!/bin/bash

name="lalala"
readonly name
unset name

执行结果:

line5:unset:name:cannot unset:readonly variable

单引号字符的限制

单引号里的任何字符都会原样输出,单引号字符串中的变量是无效的;
单引号字串中不能出现单独一个的单引号(对单引号使用转义符后也不行),但可成对出现,作为字符串拼接使用。

双引号的优点:

  • 双引号里可以有变量
  • 双引号里可以出现转义字符

实例:拼接字符串

#!/bin/bash
your_name="runoob"
# 使用双引号拼接
greeting="hello, "$your_name" !"
greeting_1="hello, ${your_name} !"
echo $greeting  $greeting_1
# 使用单引号拼接
greeting_2='hello, '$your_name' !'
greeting_3='hello, ${your_name} !'
echo $greeting_2  $greeting_3

执行结果:

hello, runoob ! hello, runoob !
hello, runoob ! hello, ${your_name} !

$* 与 $@ 区别

  • 相同点:都是引用所有参数。
  • 不同点:只有在双引号中体现出来。假设在脚本运行时写了三个参数 1、2、3,,则 " * " 等价于 "1 2 3"(传递了一个参数),而 "@" 等价于 "1" "2" "3"(传递了三个参数)。
#!/bin/bash

echo "-- $* 演示 ---"
for i in "$*"; do
    echo $i
done

echo "-- $@ 演示 ---"
for i in "$@"; do
    echo $i
done

执行脚本,输出结果如下所示:

$ chmod +x test.sh 
$ ./test.sh 1 2 3
-- $* 演示 ---
1 2 3
-- $@ 演示 ---
1
2
3

传递参数

$0 为执行的文件名

在为shell脚本传递的参数中如果包含空格,应该使用单引号或者双引号将该参数括起来,以便于脚本将这个参数作为整体来接收。

#!/bin/bash

echo "Shell 传递参数实例!";
echo "执行的文件名:$0";
echo "第一个参数为:$1";
echo "第二个参数为:$2";
echo "第三个参数为:$3";

为脚本设置可执行权限,并执行脚本,输出结果如下所示:

$ chmod +x test.sh 
$ ./test.sh 1 2 3
Shell 传递参数实例!
执行的文件名:./test.sh
第一个参数为:1
第二个参数为:2
第三个参数为:3

echo

  • 双引号单引号和啥都不加输出效果是一样的
  • 读取输入:read
  • 功能类似的有printf,不过printf支持格式化输出,功能更强大
#!/bin/sh
read name 
echo "$name It is a test"

以上代码保存为 test.sh,name 接收标准输入的变量,结果将是:

[root@www ~]# sh test.sh
OK                     #标准输入
OK It is a test        #输出

函数

格式:

[ function ] funname [()]

{

    action;

    [return int;]

}

说明:

  • 可以带function fun() 定义,也可以直接fun() 定义,不带任何参数。
  • 参数返回,可以显示加:return 返回,如果不加,将以最后一条命令运行结果,作为返回值。 return后跟数值n(0-255)

下面的例子定义了一个函数并进行调用:

#!/bin/bash

demoFun(){
    echo "这是我的第一个 shell 函数!"
}
echo "-----函数开始执行-----"
demoFun
echo "-----函数执行完毕-----"

输出结果:


-----函数开始执行-----
这是我的第一个 shell 函数!
-----函数执行完毕-----

文件引用

格式:

. filename   # 注意点号(.)和文件名中间有一空格

或

source filename

参考:http://www.runoob.com/linux/linux-shell.html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diffx/p/9623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