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笔记

整除及判定:

整除:如果a能被c整除,b也能被c整除那么,a+b,a-b都能被c整除。

末三位可被8整除的数能被8整除如1064,3240.

各位数字之和能被9整除可被9整除,如441,5346.判断各位数字相加的时候3和9比较特殊,可以作为判断的一句。

熟记100以内的质数: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判断有多少个约数:是每个质数的质数加1,相乘。

分解质数,可以找到它的所有约数,例如144=2^m+3^n,m和n的取值不同可以的到不同的值。2种的重量相等,至少分成多少份啊。可以看出是求最大公约数。

最小公倍数*最大公约数=两数的乘积。

比例

若a,b是整数,a/b=m/n,且m/n是最简分数(不能再约分简化),则a是m的整数倍,b是n的整数倍。

在某些数学运算中,已知两个量之比为m/n,则可以设这两个量分别为mx,nx,列方程求解。或者认为两个量分别是m份,n份,然后去求每一份的值,最后得出两个量的值。

连比的运用:甲乙两数之比为3:4,乙丙两数之比为5:7,甲乙丙的三连比为:第一个占4份,第二个占5份,最小公倍数为20,所以15:20:28


平方数列求和   Sn=1^2+2^2+3^2+4^2+……+n^2=1/6*n*(n+1)*(2n+1)

立方数列求和   Sn=1^3+2^3+3^3+4^3+……+n^3=[1/2*n*(n+1)]^2

n条直线最多可以将平面划分成1+n(n+1)/2个区域。

考虑将一个正方形分割成若干个小正方形(大小可以不同),则除了不能分成2个,不能分成3个,不能分成5个,其他数量都可以完成。

给定一个圆,半径为r,现在要求用若干个半径为r/2的小圆去盖这个大圆,那么最少需要7个小圆。

钟表问题:时针和分针的角速度差为5.5°/分钟。

坏钟问题:核心时期“坏钟时间”和标准时间的比例关系。坏钟每小时比标准时间快n分钟,坏钟/标准时=(60+n)/60,坏钟过了x分钟,标准时过了60x/(60+n)

年龄推算:关键就是年龄差不变。

浓度问题:核心就是研究浓度,溶质,溶液三量的关系。溶质溶解于溶剂通常会有一个浓度上限,超过这个浓度,溶质会析出而不溶解于溶剂,这个浓度的上限成为饱和浓度。

植树问题:在非闭合路线(如直线)上植树时,需要注意两端是否植树,若两端都植树,棵数=总路长÷间距+1;在闭合路线(如圆)上植树时,棵数=总路长÷间距。

数字重合的时候,就是求最小公倍数的问题。

盈亏问题的核心:物资和人数不变,人数=盈亏数差÷分配数差

  (1)一次有余(盈),一次不够(亏),可用公式:(盈+亏)÷(两次每人分配数的差)=人数。
  (2)两次都有余(盈),可用公式:(大盈-小盈)÷(两次每人分配数的差)=人数。
  (3)两次都不够(亏),可用公式:(大亏-小亏)÷(两次每人分配数的差)=人数。
  (4)一次不够(亏),另一次刚好分完,可用公式:亏÷(两次每人分配数的差)=人数。
  (5)一次有余(盈),另一次刚好分完,可用公式:盈÷(两次每人分配数的差)=人数。


比例问题:连比的时候,记得如果成反比,不能直接将其反过来,例如路程一定,速度比1:4:8,时间比为:8:2:1,因为分为两部分t1:t2=4:1,t2:t3=2:1,然后转换连比才行,而如果只是两个比,当然可以直接反过来。

路程问题:找出相等的部分,时间,速度,平均速度,路程

相遇问题: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直线多次相遇:从两端相向而行,相遇,然后走到终点,返回,第二次相遇,然后第三次……,第一次相遇总共走了S,第二次相遇3S,第n次相遇两人走的路程为

S总=(2n-1)*S

环线多次相遇:与前面相似,重在弄清相遇路程为多少。在第一次为S,第二次为2S,……第n次相遇时两人所走过的路程为S总=n*S。

追及问题:1.简单追及问题。追及路程=速度差*时间。

甲从A,速度v1,过了一段时间,乙从A,速度V2,V2>V1,出发时甲已经走了S,过了t 时间追上。则S=(v2-v1)*t

环线多次追及:甲乙两人在原型跑道上跑步,沿着同一方向在同一起点同时出发,甲的速度大于乙,出发后,甲立即领先,则当甲第一次追上乙时,甲比乙多跑一圈,第二次追上多跑两圈,第n次追上,多跑n圈,设跑道长为S,甲第n次追上乙时,甲乙跑过的路程分别为S1,S2,则S1-S2=n*S。

实际问题:1.火车问题。火车过桥时,火车完全通过桥面所行使的路程等于桥长与火车自身之和,这和一个人过桥是不同的,我们习惯把一个人看成一个店,火车过桥,火车的长度是不能忽略的。此外,火车错车、火车与人相对运动时,都要考虑火车的长度,这是解决火车问题的关键。

错车的总长度=A车长+B车长(可以将一辆车视为桥)

2.流水问题:产生的原因是船在逆水和顺水中的速度不同。顺水速度=船速+水速。逆水速度=船速-水速。

水速=(顺水-逆水)/2;船速=(顺水+逆水)/2

工程问题:1.基本工程问题。工作量=工作效率*时间。记住之间的比例关系。

多人工作:工作总量=t1*效率1+t2*效率2……+tn*效率n

轮流工作:计算每轮工作的效率(即几个人的效率和,把效率加起来算一轮的,然后用总的量除)

水管问题:可转换为工程问题。进水量,排水量-----工作量。 进水、排水速度---工作效率   进水量(排水量)=(进水速度-排水速度)*时间

牛吃草问题:草在不断生长且生长速度固定不变,牛在不断吃草且每头牛每天吃的草量相同。供不同数量的牛吃,每天消耗草量就不同,需要的时间就不同。

初始草量=(吃草速度1-草生长速度)*时间1;初始草量=(吃草速度2-草生长速度)*时间2;草生长速度=(吃草速度1*时间1-吃草速度2*时间2)÷(时间1-时间2)

初始草量-(吃草速度-草生长速度)*时间

利润问题

成本=支出1+支出2+……支出n

利润率是利润和成本的比值,并用百分数表示。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价-成本)/成本*100%=(售价/成本-1)*100%


排列组合

1.加法原理:分类讨论的思想。

2.乘法原理:分步讨论的思想。有若干步骤,每个步骤存在一定顺序。

1.排列的含义:考虑顺序2.组合含义:不考虑顺序。

解题策略:合理分类、准确分布、先组合后排列,避免漏洞,使结果多算、漏算。

经典方法:1.捆绑法。要求几个元素“相邻”,捆绑起来视为整体参与排列,然后考虑内部情况。

2.插空法。如果要求几个元素“不相邻”,剩余n个元素之间及两端会形成(n+1)个空进行排雷,将不相邻的元素分别插入“空”中即可。

如果所有元素完全相同,即为组合问题,则不需要进行排列,只需要将不相邻的元素插入空中即可

3.插板法。将n个相同的元素分成m组,且每组“至少一个元素”时,可用m-1个挡板插入这n个元素之间形成n-1个空中,将元素分割成m组,此时有C(n-1)(下标)(m-1)(上标)

插板法和插空法的区别在于,插空法有n+1个空可选,插板法有n-1个空可选。

4.归一法。排列问题中有些元素的排列顺序已经固定了,如m个元素中的n个元素相对位置固定,这时候可以先将m个元素进行全排列,由于n个元素的顺序是固定的,所以在n个元素的全排列数中只选择一种即可,即m个元素的全排列数除以n个元素的全排列数,记得到满足条件的全排列数,这种方法叫归一法。

5.分析对立面。直接考虑需要分许多类,十分麻烦,此时若考虑它的对立面往往只有一种情况或两种,求出对立面,然后求出总数,进行相减。

经典问题模型:1.环线排列问题。与直线排列之比,环线上的排列问题没有前后和首尾之分。任取一个元素作为队首,环形排列问题便转换为剩下的n-1个元素的直线排列问题。n个人围成一圈,不同的排列方式有A(n-1)(下标)

(n-1)(上标)=(n-1)!种。(这个理解的关键在于环形的是可以旋转的,旋转可以有n个图形,所以n!/n=(n-1)!)由于不分首尾,第一个坐下去不管做哪,都算第一个,那么只要排剩下的就行了(所以我们只要定一个首就行了)

错位重排:把n个元素的位置重新排列,使每个元素都不在原来位置上的排列问题,称为错装信封问题。这类问题有一个递推公式,记n风信的错位重拍数为Dn,则Dn=(n-1)(Dn-2+Dn-1)。在数学运算中出现的错位重排项一般不超过5,记住Dn的前几项的具体数值可省略计算。D1=0,D2=1,D3=2,D4=9,D5=44。

分类事件概率=P1+P2+……Pn;分步事件的概率=p1*p2*p3……pn

n次独立重复试验概率:相同条件下,进行n次重复试验,每次试验中任何一事件的概率不受其他试验的影响,这类试验成为n次独立重复试验,事件发生概率为p,,n次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Pn(k)=Cn(k)*p^k*(1-P)^(n-k)

条件概率:在b发生的情况下,a发生的概率。P(A|B)=P(AB)/p(B)

容斥问题:当几个计数部分相互包含时,需要将重复计算的部分除掉,这叫容斥问题。

二集合容斥:a∪b=a+b-a∩b

三集合容斥:a∪b∪c=a+b+c-a∩b-a∩c-b∩c+a∩b∩c(圆所覆盖的面积=三圆面积和-重叠一次-2倍重叠两次的)

文氏图最适合描述3个集合的情况。

凡涉及重复计数问题均可对应为文氏图模型来进行分析。



算数平均数与个数之差的平方和最小。

十字交叉法:它与加权平均数有紧密联系。当一组数据x1,x2……xn,出现次数为m1,m2……mn,

加权平均数x=(m1x1+m2x2……+mn*xn)/(m1+m2+……mn)如n=2,x=(m1x1+m2x2)/(m1+m2),则m1/m2=(x-x2)、/(x1-x)

步骤:1.找出各部分的平均数和总平均数2.各部分平均数与总平均数交叉作差3.利用比例关系解答。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didi520/p/4165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