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raid技术

一、概念

  磁盘阵列(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isks,RAID),有“独立磁盘构成的具有冗余能力的阵列”之意。是为了提高文件在磁盘上的读写速度而研究出来的。

将存入磁盘的数据分成一个一个的条带,然后并行地存储到磁盘阵列中,或者从磁盘阵列中以条带的形式并行地取数据。如下图:

二、raid的级别:

 0:条带技术( 单纯地将数据进行条带化处理,然后存储到磁盘中)
     数据读写性能提升
     不提供冗余性能(没有数据备份)
     盘符数:>=2
 1:镜像(备份)
   性能表现,写性能下降,读性能提升(可以交替读)
   冗余能力:有
   空间利用率:50%
   镜像技术 mirror
   盘符数:>=2

2,

3,

4


5:加入校验机制,几个磁盘轮流作为校验盘

   性能表现:读写提升
   冗余能力:有
   空间利用率:(n-1)/n
   盘符数:>=3


1 0:先备份再条带

   性能表现:读、写提升
   冗余能力:有
  盘符数:>=4
  空间利用率 1/2
0 1:先条带再备份(常用,因为1 0方式可能导致在每一个备份里条带的存储位置不同)
  性能表现:读写提升
  冗余能力:有
  空间利用率:50%
  盘符数:>=4
5 1:
 性能表现:读、写提升
 冗余能力:有
 空间利用率:(n-2)/n
 盘符数:>=6

三 、raid的类型

硬件raid:

       外接一个磁盘阵列

       或者内部有raid控制芯片

软件raid

  md(multi disks)将指定的磁盘设备组合起来形成raid

  raid 设备被创建在 /dev/md#下

 如果有一天内核坏了,为了raid后的磁盘可以被使用,要把磁盘的类型标识为内核可识别的 Linux raid auto类型。

  命令为mdadm:将任何设备作成raid

          模式化的命令:

               创建模式

               管理模式

               监控模式

               增长模式

               装配模式

                      -A

 创建模式

-C
专用选项
      -c chunk(条带)大小,默认为 64k,
      -l 级别
      -a {yes|no}自动为其创建设备文件
      -n:设备个数,几个盘来做raid
      -x:指定空闲盘个数,然后作为raid盘坏了以后,直接顶上去的盘

管理模式
--add --del
监控模式
-F
增长模式
-G
装配模式
-A

-D --detail /dev/md# 查看raid信息
停用阵列:madm --stop /dev/md#

启用阵列: mdadm -A   /dev/md1  /dev/sda6 /dev/sda7
将当前raid信息保存至配置文件,以便以后装配,
mdadm -D --scan >/etc/mdadm.conf

软raid新建过程

  新建分区/dev/sda5,/dev/sda6,过程中将sda5,sda6指定为Linux raid auto类型

  让内核识别新建的分区 partprobe /deb/sda

                       cat /proc/partitions

  madm -C /dev/md0 -a yes -l 0 -n 2 /dev/sda{5,6}

  cat /proc/mdstat

接下来

  mke2fs -j /dev/md0  

接下来挂载

  mount /dev/md0 /mnt

  madam -D|--detail /dev/md0 查看raid阵列的详细信息

在管理模式下,模拟一个磁盘的损坏mdadm /dev/md# --fail /dev/sda7 将md#(代表raid)下的sda7盘模拟损坏

移除硬盘 mdadm /dev/md# -r /dev/sda7 

mdadm mdadm /dev/md# -a /dev/sda7 

文件系统时,可以指定条带大小里有多少个block,然后避免每次生成软raid时计算一个条带包含多少磁盘块。  mke2fs -j -E stride=16 -b(块大小) 4096 /dev/md0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dfyz/p/4878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