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go开启查询日志

开启查询日志输出
默认mongodb不会输出所有的操作语句到日志中,google出的答案如下:

mongod --profile=1 --slowms=1 &

$ mongo
MongoDB shell version: 2.4.9
connecting to: test
> use myDb
switched to db myDb
> db.getProfilingLevel()
0
> db.setProfilingLevel(2)
{ "was" : 0, "slowms" : 1, "ok" : 1 }
> db.getProfilingLevel()
2
> db.system.profile.find().pretty()
db.setProfilingLevel(2)#意味着mongodb会记录所有的操作到日志中。

在上述操作完成后就可以在log文件中查看操作日志记录了:
tail -f /var/log/mongodb/mongodb.log

//输出

Mon Mar  4 15:02:55 [conn1] query dendro.quads query: { graph: "u:http://example.org/people" } ntoreturn:0 ntoskip:0 nscanned:6 keyUpdates:0 locks(micros) r:73163 nreturned:6 reslen:9884 88ms

db.setProfilingLevel其实是设了mongodb内在工具profiler的日志记录级别的。
参考:https://docs.mongodb.com/manual/reference/glossary/#term-database-profiler

level有如下的取值:

0:关闭。不做分析
1:打开。只记录慢查询
2:打开。记录所有的操作

MongoDB日志组件种类及日志等级

每种数据库都有自己的日志模块,MongoDB也不例外,通常情况下,一个数据库的日志中,记录的是数据库的连接信息、存储信息、网络信息、索引信息以及查询信息等。从MongoDB3.0版本开始,MongoDB在日志中引入了日志等级和日志组件的概念,作为DBA来讲,关注的最多的应该是慢查询日志和连接日志。

在MongoDB中,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命令,来获取所有的日志组件种类和对应的日志等级:

db.getLogComponents()

PRIMARY> db.getLogComponents()
{
        "verbosity" : 0,
        "accessControl" : {
                "verbosity" : -1
        },
        "command" : {
                "verbosity" : -1
        },
        "control" : {
                "verbosity" : -1
        },
        "executor" : {
                "verbosity" : -1
        },
        "geo" : {
                "verbosity" : -1
        },
        "index" : {
                "verbosity" : -1
        },
        "network" : {
                "verbosity" : -1,
                "asio" : {
                        "verbosity" : -1
                },
                "bridge" : {
                        "verbosity" : -1
                }
        },
        "query" : {
                "verbosity" : -1
        },
        "replication" : {
                "verbosity" : -1
        },
        "sharding" : {
                "verbosity" : -1
        },
        "storage" : {
                "verbosity" : -1,
                "journal" : {
                        "verbosity" : -1
                }
        },
        "write" : {
                "verbosity" : -1
        },
        "ftdc" : {
                "verbosity" : -1
        }
}

这里,我需要对执行的结果做个说明。

首先来看返回结果中的总的verbosity,它的值是0。相应的取值还有1~5,数字越大,表示日志的详细程度越高,当这个值取到5的时候,MongoDB将会输出所有的调试debug日志,这个日志量将会非常大,一般情况下,默认的值是0.

你可以留意到,这个执行结果中,包含很多子项目,例如command,control,executer,query,replication,sharding等,这些子项目也叫作日志组件,它代表这种类型的日志,例如sharding代表分片相关的日志。每个子项目里面也有一个verbosity,它代表的是当前的组件的日志等级,它的取值和上面的verbosity取值一样,可以取0,1,2,3,4,5,不同的是,它还可以取值为-1,代表继承父日志级别。

在上面的例子中:

1、storage就是storage.joural的父级目录。

2、storage.journal的日志等级是-1,代表它继承storage的日志级别,

3、storage的日志级别也是-1,代表它继承全局的日志级别,

4、全局的日志级别是0,这就意味着:storage和storage.journal的日志级别也都是0

设置某个日志组件的日志级别

为了获取更好的可读性,有时候会对单个日志组件的日志级别输出的更清晰一点,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下面的命令来设置某个日志组件的日志等级:

方法一:db.setLogLevel()

db.setLogLevel()

它的常用方法如下:

db.setLogLevel(<level>,<component>)

其中,level是等级,可以取值0~5,component是组件名称。可以取accessControl、command、control、ftdc、 geo、index、network、query、replication、recovery、sharding、storage、storage.journal、transaction、write等。

方法二:执行MongoDB命令

这个命令只能设置单个组件的日志等级,如果想要一次性设置多个组件的日志等级,可以使用下面的方法:

db.adminCommand( {
   setParameter: 1,
   logComponentVerbosity: {
      verbosity: 1,
      query: { verbosity: 2 },
      storage: {
         verbosity: 2,
         journal: {
            verbosity: 1
         }
      }
   }
} )

上面例子中的方法,

将全局的日志等级设置成1;

将query的日志等级设置成2;

将storage的日志等级设置成2;

将storage.journal的日志等级设置成1;
或者
例如:将systemLog 整体设置为1,其中 query 子项 设置为2。

修改的具体命令为:

db.adminCommand( {
   setParameter: 1,
   logComponentVerbosity: {
      verbosity: 1,
      query: {
         verbosity: 2
      }
   }
} )

恢复原级别:

db.adminCommand( {
   setParameter:0,
   logComponentVerbosity: {
      verbosity: 0,
      query: {
         verbosity: -1
      }
   }
} )

方法三:写入配置文件

执行这个命令,等同于在配置文件中写入:

systemLog:
    verbosity: 1
    component:
        query:
            verbosity: 2
        storage:
            verbosity: 2
            journal:
                verbosity: 1

方法四:启动的时候,设置参数

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在mongod启动的时候,通过命令设置某个日志组件的日志等级,如下:

mongod --setParameter "logComponentVerbosity={command: 3}"

日志轮换

有时候,长时间没有清理日志,日志的数据量会变的很大,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通过两种方法来对日志进行滚动:

利用日志轮滚的方法,直接在MongoDB的命令行里面输入:

use admin  //切换到admin数据库
db.runCommand({logRotate:1})

这种方法采用了命令来切换日志文件,不需要关闭mongodb服务,是一个比较推荐的做法。

当然,如果需要人手工的定期执行这个命令,好像也不够优雅,所以可以配合crontab去做这个事情,每天定时执行一次,达到日志文件轮滚的目的。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dccmmtop/p/15422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