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术语与指标

1、并发数
  理解并发数之前,先提出3个常见概念,分别是系统用户数、在线用户数和并发用户数
    系统用户数:简单地说就是此系统的注册用户数。他们可以是活跃的,也可以 是僵尸
    在线用户数:即登录的用户,如有455个用户状态在线,但在线用户不一定都会对服务器产生压力 ,因为有的用户登陆后什么都不做
    并发用户数:是对服务器产生压力的用户。
  对并发的理解一般有两种理解方式:一种是所有用户在同一时刻做同一种操作,主要是为了验证程序或者数据库对并发的处理能力;另一种为多个用户对被测系统
发起了多个请求,这些请求可以是同一种操作,也可以是不同的操作。

2、响应时间:
  网络时间包括请求传输的时间和响应传输的时间,而服务器可能是多层处理
  响应时间=网络传输(请求)时间+服务器处理(一层或多层)+网络传输响应时间+页面前端解析渲染时间。
  实际应用过程中,要明白响应时间的长短取决于用户的实际需求。
3、每秒通过的事物数(TPS)
  TPS指每秒通过实物数,是直接反应系统性能的指标,该值大时,系统性能会比较好,当然每个系统都有它的上限,不可能无限大。将他与平均事务响应时间进行对比,可分析事务
数量对响应时间的影响
4、每秒点击数
  每秒点击数代表用户每秒向web服务器提交的HTTP请求数。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提交一个登陆请求,对于用户来说感觉是一个请求,但对于后端服务器来说也许是多个请求
,所以点击一次不代表就是一个请求。例如,点击一个链接,该操作返回的页面上有6张图片,因为下载每张图片都需要一个HTTP请求,所以这个页面下载完成之后的点击数应
该是每秒点击数从侧面反映客户端的状况。
5.吞吐量
  吞吐量是指单位时间内系统处理的请求数量,能直接反应服务器承受的压力,是需要重点关注的指标。而吞吐率一般指用户在给定的一秒内从服务器获得的数据量,简而言之就是服务器返回
的数据量。
6、思考时间
  指的是用户进行操作时,每个请求或者操作者之间的间隔时间,是为了更加真实地模拟用户的操作场景。(看业务是否需要增加思考时间)
7.资源利用率
  CPU:主要进行判断和处理,能反映出系统的繁忙程度,一般分为系统CPU与用户CPU,其中系统CPU是处理系统本身 所占用的资源,用户CPU则是处理程序所占用
的资源
  Load Average:指一段时间内CPU正在处理和等待处理CPU处理的 任务,也就是CPU使用队列长度的统计信息。就好比地铁里等待进站的乘客,越多则load average值越大。
  Memory:收集各种信息并存放起来。数据从内存中读取要比从磁盘上读取速度快,而内存经常发生内存泄漏或者内存溢出的现象,需要重点留意。需要注意的是,短时间的可用内存越来越少,
不一定代表有内存泄漏或溢出。
  队列:可以理解进地铁站排队现象,队列长,说明处理能力可能达到了极限或者遇到了阻塞。
  IO:与磁盘的交互,重点关注交换频率和磁盘队列的长度
  网络:重点关注网络的流量,看是否存在网络带宽的瓶颈。
二、性能测试分类详解    
  1、基准测试(简单的来说就是有基础的标准)然后才能通过对比发现系统的不同点与变化。
    以对某个系统的数据搜索进行性能基准测试为例,这个系统的数据量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增长,所以必须频繁地进行基准测试,这样才能准确的把握数据量的增长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但因为进行的基准测试又恰恰是在应用程序级别的,并不能客观的反映全局性的性能。所以好的做法是每次只修改一个地方,从而准确的判断哪个地方会对性能产生影响。
  2、并发测试
    可以理解问很多用户按照预定的场景并发请求某某以业务或功能是否出现并发问题。如:内存泄漏、线程锁、资源争用等
    并发数=PV/PV Time*页面连接次数*HTTP响应时间*因数/Web服务器数量
    PV(page view)页面浏览量
    PV TIme 是PV的统计时间,换算成秒,一天86400s
    页面连接次数包括外部的JS、CSS、图片等,因数一般为10
    HTTP响应时间一般为1s或者更好,因数一般为5
  3、负载测试
    为确定所要测试的业务或系统的负载范围,然后对其进行测试。主要目的是验证业务或系统在给定的负载条件下的处理性能。
    负载测试时为了发现性能问题,而性能测试时为了获取性能的指标。
  4、压力测试
    没有预期的性能指标,通过不断加压,看系统何时崩溃。以此确定系统的瓶颈或不能接受的性能拐点,以获得系统的最佳并发数、最大并发数。通过压力测试,可以更快的发现内存泄漏问题。还可以更快的发现
影响系统稳定性的问题。
  5、稳定性测试
    7*24H
  6、失效恢复测试
    主要是为了测试当系统局部发生故障时,是否会对全局产生大的影响或产生的影响是否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以及用户是否能够继续使用系统。
  
目前还在学习中,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觉得不错,就点赞支持一下。 另外,转载时请附带链接。谢谢!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dangkai/p/8710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