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据说科研圈一直流传着一套“自我介绍模板”,有了它,随便去哪个985、211双一流高校面试,只要你有胆,敢说厉害数据,一打一个准!
“我是XXX,毕业于XXX大学,师承于XXX。目前共发表XXX篇SCI论文,其中有XXX篇为第一作者,SCI影响因子为XXX,引用次数为XXX。
在研究过程中,我发现了XXX,这一结果曾发表在影响因子为XXX的期刊上,至今被引用XXX次。贵校XXX教授团队的研究方向与我个人的研究规划匹配度很高,我希望加入这个团队。”
从这个模板内容我们就能看出来,它赢就赢在“SCI”和“影响因子”出现的频率够高。
但“SCI”和“影响因子”真的能准确评价一个科学家的优劣吗?
没有科学能一蹴而就。爱因斯坦和牛顿的时代没有SCI,却不妨碍他们的“影响因子”传递到2020年。如果我们用这样的标准去评价牛顿和爱因斯坦,一生都没有发表过几篇论文的他们岂不是在当时就得告别科研圈了?
打开腾讯新闻,查看更多图片 >
几天前,教育部和科技部联合发布的《关于高等院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给出了一个答案。
《意见》很长,部分媒体提前为我们圈好了重点:破除“SCI论文至上”。
但什么是“SCI论文至上”?具体又该怎么破除呢?
今天,我们就借着这个机会,好好帮大家理一理SCI在科研圈的前世今生。
SCI究竟是什么?
在解释“SCI究竟是什么”之前,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一篇学术论文中所列出的“参考文献”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在科研领域,没有一篇学术论文是独立存在的。它们都或多或少和同领域、不同时期的学术著作存在不同的关系。
美国的一位教授发现,利用学术论文间的引用关系,不但可以对研究对象追根溯源,还可以了解当下的研究成果以及与之相关的研究近况。而这三者的延伸,能够很好地保证科研的完整性。
这位教授在这个理论基础上,创办了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专门建立了一个叫“Web of Science”的数据库,用来梳理世界上部分期刊间的引文关系。SCI就是这个数据库中的一个类别。
SCI是Science Citation Index的缩写,指的是这个数据库中的科学引文索引,主要针对理工科。相应的还有针对社会科学的SSCI(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和针对艺术人文的AHCI(Arts &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艺术与人文引文索引)。
尽管ISI并没有收录世界上全部期刊的引用关系,但是因为它成立时间比较早,早早就对这些引用关系进行了排名,并基于“谁被引用得多,谁的质量就高”的考虑,创立出“影响因子”概念,为不同学科引用量最高的期刊做了一个排行榜,久而久之,在科研圈里,“SCI核心期刊”的概念也越来越具有权威性了。
后来,这个评价体系被引入国内。渐渐地,发表“SCI论文”或“SCI核心期刊”论文,就成了高校老师们评职称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为了尽可能多地被成功录用,网络上甚至出现了一些专门研究如何发表“SCI论文”的技巧帖。
结果倒推:怎么立?何时立?
俗话说“不破不立”,既然《意见》要破除“SCI论文至上”的评判标准,那么后面该怎么“立”、何时“立”呢?
这恐怕并没有我们想得那么简单。
以SCI论文等为首的指标影响面很广。
如果把“SCI论文”考核标准一刀切地拿掉,短时间内,它直接影响的这些领域该如何拿捏评价尺度?在科研的不同阶段应该更侧重什么?设置评判标准的时候该如何取舍?会不会“用力过猛”?这些问题尚且有待考量。
几乎同期,科技部也印发了《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的通知。里面提到,改进科技评价体系时要突出分类评价、注重实效。
举个例子,如果是基础科研,论文评价可实行代表作制度,国内科技期刊论文原则上不少于1/3;如果是应用研究,尤其是在实践中应用,并且已经对社会和国家做出重要贡献的,可以把成果考核权重增加到50%。
这里要强调的是,破除“SCI论文至上”不是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
SCI自创立以来,收录了国际各个学科的核心期刊约3500种,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科研领域的权威性。而论文作为科技创新成果的一种表现形式,如何做出高水平、高质量、有创新价值的学术论文,才是科研圈更应该思考的内容。
至于这次的“国家行动”,不如说是学术评议改革的一次大型“试水”,至于成功与否,我们还应该把答案,交给时间。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cuihongyu3503319/p/14467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