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工厂模式、工厂方法模式、抽象工厂模式 之间的对比

先看各自的结构


简单工厂模式(SimpleFactory Mode)

    简单工厂模式的思路是,首先我们把一些共性的东西(算法)拿出来,进行抽象,比如加减乘除。然后我们在定义一个类作为工厂类,工厂类的作用就是根据传过来的字符串或者其他Key值给返回一个相对应的算法的实体。


优点

    方便扩展算法,比如增加一个开根号的功能,我们只要继续继承运算类就行了,同时客户端也就是使用者不知道具体的实现细节,只要给出相关标示符,工厂函数就马上给他创建一个他想要的实体就行了。减少了使用者和功能开发者之间的耦合度。

缺点

    比较明显,在进行扩展的时候,我们要更改工厂函数里面的那个分支语句Switch,这样便破坏了OCP,而且当有多级结构继承的时候,简单工厂就会因为只能对应平行一层记得继承,不得不使得好多类继承同一个接口,然后得到A*B这么多的工厂实体可能,工厂函数很难维护。


工厂方法模式(Factory Method

    定义一个用于创建对象的接口,让子类决定实例化哪一个类。工厂方法使一个类的实例化延迟到其子类。


优点

    算法实体的创建被延迟到了工厂子类里,我们不在工厂里直接创建对象,而是直接封装一个一个的小工厂,每个工厂负责创建自己的子类,这样就不存在switch的情况,也就不存在扩展不满足OCP的这个问题。

 

缺点

    如果算法种类很多,那么继承抽象工厂的子类也就会很多,不是很好维护,同时不支持产品切换,比如我们要开发PC,分为多个系统,那么我们可以把所有的系统都抽象出来(类似上面的加减乘除),然后我们在抽象出来工厂,但是如果这个时候我们有两个硬件呢,PCPhone,虽然我们可以保证只有这两个硬件了,但是如果用基本的抽象工厂去实现的话还是很别扭。


抽象工厂模式Abstract Factory):

    提供一个创建一系列相关或者相互依赖对象的接口,而无需指定它们具体的类。


优点

    首先是满足OCP的,而且可以满足产品切换,能实现的前提是比如AB两个产品,它们有12两个方法接口(类),现在我们在增加新的产品C(假设也是只有12两个方法接口),我们要做的只是增加一个产品类再增加一个工厂类就行了,如果是简单工厂或者是工厂方法的的话通常都是增加两个算法类C.1,C.2,简单工厂需要修改switch增加两个语句,工厂方法是在增加两个工厂类。可见抽象工厂的优点。

 

缺点

    显而易见,太重了。


对比

    简单工厂实现简单,扩展也很容易,但是不满足OCP,不满足OCP的代价就是难维护,在维护的时候容易引发新的BUG,相比之下,工厂方法则是把对象的实例化延迟到了继承的子类里面,这样可以量或的扩展工厂。扩展的是时候满足OCP,但是不支持产品切换,也就是只能满足一层的产品(算法)抽象,而抽象工厂则是继续把产品进行再次抽象,最后得到一个可以支持产品切换的结构,但问题是太重了,过于复杂,不过还好,很多支持反射的语言,我们可以直接通过反射技术来优化这个“过重”的缺点。当然,也可以用反射来优化前面两个工厂结构(但是抽象工厂和工厂方法相比,两者也都只是支持一个地方的可扩展而已,不要误解为抽象工厂可以扩展两个地方)。

进化

            优化满足OCP        ;        优化满足产品切换

简单工厂 --------------------------->  工厂方法  --------------------------------> 抽象工厂


退化

    增加了和客户端之间的耦合度(客户端需要知道各种工厂);变得太重了                                    

简单工厂 --------------------------->  工厂方法  --------------------------------> 抽象工厂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csnd/p/12062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