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ker用Commit给容器做快照

关于 commit

镜像是容器的基础,每次执行 docker run 的时候都会指定哪个镜像作为容器运行的基础。

镜像是多层存储,每一层是在前一层的基础上进行修改;而容器同样也是多层存储,是在以镜像为基础,在其基础上加一层作为容器运行的时的存储层。

以下是用来理解镜像构建:

docker run --name webserver -d -p 80:80 nginx

以nginx镜像为基础,启动一个容器,命名为webserver 映射80端口

 

我本地没有nginx镜像,所以显示自动拉取然后创建启动容器。

 

Ps:我是用的虚拟机,虚拟机ip是上面那个所以这么访问的。如果是本机或者其他请自行转换。

Docker ps 确认下,看容器正跑着呢

 

接下来对镜像进行操作。

登入这个容器的bash : docker exec -it webserver bash 

把网页内容改下:  echo '<h1>Hello, Docker!</h1>' > /usr/share/nginx/html/index.html

 

改完后记得exit退出容器连接。

刚刚修改了容器的文件,也就是改动了容器的存储层。

接下来要把这次改动的容器状态打包成镜像。也就是把基本镜像启动成容器(此时已经叠加了存储层),然后我们又改变了存储层。现在把目前的这个最新状态再打包成镜像。

docker commit --author "13 xxxxx" webserver nginx:v2

然后看下镜像列表里已经有这个了

docker image ls

然后用这个新镜像 nginx:v2 跑一个容器

docker run --name web2 -d -p 81:80 nginx:v2

Ok上面就是关于commit的基本操作,大体来说就是能把一个活动的容器的当前状态打包成一个镜像,以后可以继续把这个镜像跑起来成一个容器,有点快照的意思。但是切记不要用commit来真正的打包东西,除非是一些保存环境现场啥的特殊需求。因为镜像是分层存储的,这么搞会导致镜像一层一层的非常臃肿,更难受的是,这个会导致黑盒问题。迭代十几个版本之后,每一层做过什么改动光凭几行描述备注或者是docker diff啥的很难搞清楚。打包生成镜像通常正确姿势是用Dockerfile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csnd/p/12061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