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gnu相关

Hurd原本是要成为GNU操作系统的真正内核,然而它从未真正降临人间。Linus Torvalds曾经写过,如果GNU kernel在1991年春天发布,他不会启动Linux项目。GNU操作系统项目始于1984年,在Linux出现之前它有7到8年的时间创造出一个可用的内核,然而它的开发进程,不时被频繁的改变中断。Richard Stallman为了无止境寻找完美内核,而忘记了HURD的原本目的:能用的操作系统。

1983年,理查德·斯托曼提出GNU计划,希望发展出一套完整的开放源代码操作系统来取代Unix,计划中的操作系统,名为GNU。根据汤玛斯·布什内尔的回忆,最早自由软件基金会使用TRIX来开发操作系统,但在1986年放弃这个项目。在此后,他们原希望以轻量化后的4.4BSD为基础进行开发。

1987年,理查德·斯托曼决定以Mach微内核进行开发,认为可以借此加速操作系统的开发,但因为一直不确定卡内基梅隆大学何时要将核心源代码发布,造成项目三年进展缓慢。他在之后承认这是个错误。

1989年,GNU项目中的其他部分,如编辑器、编译器、Shell等都已经完成,独缺操作系统核心。1990年,自由软件基金会开始正式发展Hurd。

1991年,Linux内核首次发布,GNU项目中,运行于用户空间的软件经过修改移植后,可以在Linux之上使用,因而很多开发者转向Linux。Linux成为最常见的GNU系统软件运行平台。

2005年,Hurd的开发者Neal Walfield完成了Hurd/L4基本的内存管理框架,Marcus Brinkmann移植了glibc的重要部分。2006年,Coyotos开发者尝试将Coyotos核心移植到Hurd下。
但是,Hurd开发者在2007年又放弃了L4与Coyotos,重新着手开发基于Mach微内核的GNU Mach上。

grub bootloader相关

shell 相关

linux 内核相关

linux 发行版相关

xenserver 历史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createyuan/p/4500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