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基础的树:二叉树

树 二叉树 概念

树,是一种非线性数据结构,树中的元素具有明显的层次特性。

在这种数据结构中,每个结点只有一个前驱,却可以有多个后继,类似树,只有一根主干,却可以有很多分支。通常我们研究的是二叉树,即每个结点只能分一叉的树。

二叉树我们可以表示成下图的样子,实际像一棵倒过来的树,或者像一个树根。其有Root根节点,相连的结点构成父子关系,同一个父亲的还构成兄弟关系。

一棵树通常按如下规则编号每个结点,根节点为1号,层数依次向下,每层从左到右,顺序编号。

为了完整的描述一棵树,除了父子结点,我们还需要知道以下几个概念:

  • 度:结点的度:该结点拥有的子节点个数;树的度:树中最大的结点的度数;
  • 叶子节点:没有儿子的结点称为叶子结点,即度为0的结点,很形象;
  • 结点的层次:根节点的层次为1(还要一种说法为0,如上图即为0,本文按为1讨论),其他结点的层次为其父节点层次加1;
  • 树的深度:树的深度=所有结点中最大的层次
  • 树的高度:就是树有几层,如图有四层,即为4(有的书高度就是深度,有的单独做一个概念);
  • 满二叉树:若树高度为h,结点为2h-1的树,又称完美二叉树;
  • 完全二叉树:深度为k,有n个结点的二叉树当且仅当其每一个结点都与深度为k,有n个结点的满二叉树中编号从1到n的结点一一对应时,称为完全二叉树

树有多叉树和二叉树,使用得较多得是二叉树。二叉树是特殊的树,有下面一些特性:

  • 二叉树的第i层最多有2i-1(i>0)个结点;
  • 深度为h的二叉树中至多含有2h-1个节点;
  • 若在任意一棵二叉树中,有n0个叶子节点,有n2个度为2的节点,则必有n0=n2+1;
  • 具有n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深度为log2n+1;
  • 对有n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进行编号:1)第k(k>1)个结点的父节点为k/2向下取整;2)若2k<=n,则k结点的左子节点编号为2k,否则没有子节点;3)若2k+1<=n,则右子节点为2k+1,否则没有右子节点。

二叉树的实现

二叉树可以通过数组实现,也可以通过链表实现。

数组实现

想要使用数组实现二叉树,需要树是完全二叉树,如果不是完全二叉树,我们可以通过补全结点使其成为完全二叉树。

当树成为完全二叉树后,将其按结点顺序存入数组中,根据完全二叉树父子结点编号之间的数学关系,我们可以轻松的找到每一个结点。

这种存储方式简单,但是当树很不满时会造成许多空间浪费。

链表实现

采用链式实现,由上面的图可以看出,当树是二叉树时,链式实现很简单,每个结点包含指向左右儿子的指针和自身数据即可,但当树空缺位置很多,很不满时,就会造成很多的指针的浪费。尤其当树的分叉数不确定时,链式储存会浪费大量空间;不过我们可以采用兄弟结点的方法解决内存浪费,即每个结点都有子指针和兄弟指针。

左右儿子存储:

树的结构
typedef struct node{
    int data;
    struct node *left;
    struct node *right;
}*treenode;

树的遍历

遍历一颗二叉树时,每个结点都会访问三次,根据输出结点的时机不同,可以分为三种遍历。

前序遍历

第一次访问该节点时就输出该节点,输出的递归是:根节点-->左子树-->右子树。

中序遍历

第二次访问该节点时输出该节点,输出的递归是:左子树-->根节点-->右子树。

后序遍历

最后一次访问该节点时输出该节点,输出的递归是:左子树-->右子树-->根节点

递归实现

树采用递归遍历非常简单,我们先看看前序遍历的递归代码:

void preOrder(treenode root){
  if(!root)  return;
  printf("%d ",root->val);  /**/
  preOrder(root->left);     /**/
  preOrder(root->right);     /**/
}

如果先输出根节点再遍历左子树,再遍历右子树就是先序遍历。那么很容易理解中序遍历就是将代码行①和②对换位置,后序遍历就是①和③调换位置。

*非递归实现

虽然递归实现很简洁明了,但面试官通常喜欢要求实现非递归遍历。非递归遍历也有很多种方法,最常见最容易想到的就是用栈模拟递归。

写法如下,都是在栈和节点指针有一个不为空的时候循环,如果p不空,压栈,并访问左节点,如果p空,弹栈,并指向栈顶结点的右节点。后序遍历有点不同,需要将结点进行两次弹出,第一次弹出的时候并不真正的弹出,第二次弹出才真的弹出。

void preOrder(treenode p){
  stack<element> s;
  while(p||!s.empty()){
    if(p){
        cout << p->val;
        s.push(p);
        p = p->left;
    }else{
        p = s.top();
        p = p->right;
        s.pop();
    }      
  }
}
/**************/
void inOrder(treenode p){
  stack<element> s;
  while(p||!s.empty()){
    if(p){
        s.push(p);
        p = p->left;
    }else{
        p = s.top();
        cout << p->val;
        p = p->right;
        s.pop();
    }      
  }
}
/**************/
void postOrder(treenode p){
  stack<element> s;
  while(p||!s.empty()){
    if(p){
        s.push(p);
        p = p->left;
    }else{
        p = s.top();
        s.pop();
        p->times++;
        if(p->times==1){
          s.push(p);
          p=p->right;
        }else{
          cout<< p->val;
          p = nullptr;
        } 
}}}

层序遍历

除了以上三种,还有一种遍历方式是层序遍历,即从上至下逐层,每层从左至右的遍历。层序遍历采用队列实现,根节点入队,根节点出队的同时,让根节点的左右结点依次入队,后面依次出队,每个出队的结点都将自己的左右儿子入队,直到队列为空,遍历完成。

总结:遍历一般有两种,DFS深度优先和BFS广度优先,后面图章节会讲到。在树中,前中后序遍历属于深度优先搜索,层序遍历属于广度优先搜索。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cpcpp/p/13493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