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中的数据类型

Java中主要有两种数据类型,基本数据类型和引用数据类型。

基本数据类型:

byte:Java中最小的数据类型,在内存中占8位(bit),即1个字节,取值范围-128~127,默认值0

short:短整型,在内存中占16位,即2个字节,取值范围-32768~32717,默认值0

int:整型,用于存储整数,在内存中占32位,即4个字节,取值范围-2147483648~2147483647,默认值0

long:长整型,在内存中占64位,即8个字节-2^63~2^63-1,默认值0L

float:浮点型,在内存中占32位,即4个字节,用于存储带小数点的数字(与double的区别在于float类型有效小数点只有6~7位),默认值0

double:双精度浮点型,用于存储带有小数点的数字,在内存中占64位,即8个字节,默认值0

char:字符型,用于存储单个字符,占16位,即2个字节,取值范围0~65535,默认值为空

boolean:布尔类型,占1个字节,用于判断真或假(仅有两个值,即true、false),默认值false

基本数据类型都是直接存储在内存中的内存栈上的,数据本身的值就是存储在栈空间里面

引用类型继承于Object类(也是引用类型)都是按照Java里面存储对象的内存模型来进行数据存储的,使用Java内存堆和内存栈来进行这种类型的数据存储,简单地讲,“引用”是存储在有序的内存栈上的,而对象本身的值存储在内存堆上的;

不论是基本数据类型还是引用类型,他们都会先在栈中分配一块内存,对于基本类型来说,这块区域包含的是基本类型的内容;而对于对象类型来说,这块区域包含的是指向真正内容的指针,真正的内容被手动的分配在堆上

在函数中定义的一些基本类型的变量和对象的引用变量都是在函数的栈内存中分配。当在一段代码块中定义一个变量时,java就在栈中为这个变量分配内存空间,当超过变量的作用域后,java会自动释放掉为该变量分配的内存空间,该内存空间可以立刻被另作他用。

堆内存用于存放由new创建的对象和数组。在堆中分配的内存,由java虚拟机自动垃圾回收器来管理。在堆中产生了一个数组或者对象后,还可以在栈中定义一个特殊的变量,这个变量的取值等于数组或者对象在堆内存中的首地址,在栈中的这个特殊的变量就变成了数组或者对象的引用变量,以后就可以在程序中使用栈内存中的引用变量来访问堆中的数组或者对象,引用变量相当于为数组或者对象起的一个别名,或者代号。

引用变量是普通变量,定义时在栈中分配内存,引用变量在程序运行到作用域外释放。而数组&对象本身在堆中分配,即使程序运行到使用new产生数组和对象的语句所在地代码块之外,数组和对象本身占用的堆内存也不会被释放,数组和对象在没有引用变量指向它的时候,才变成垃圾,不能再被使用,但是仍然占着内存,在随后的一个不确定的时间被垃圾回收器释放掉。这个也是java比较占内存的主要原因,实际上,栈中的变量指向堆内存中的变量,这就是 Java 中的指针!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cnugis/p/5950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