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FS 客户端读写操作详情

1. 写操作

  1. 客户端向namenode发起上传请求
  2. namenode检查datanode是否已经存有该文件,并且检查客户端的权限
  3. 确认可以上传后,根据文件块数返回datanode栈
    注:namenode触发副本放置策略,如果客户端在集群内的某一台机器,那么副本第一块放置在该服务器上,然后再另外挑两台服务器;如果在集群外,namenode会根据策略先找一个机架选出一个datanode,然后再从另外的机架选出另外两个datanode,然后namenode会将选出的三个datanode按距离组建一个顺序,然后将顺序返回给客户端
  4. 客户端pop()栈顶的第一个节点,建立socket连接,然后第一个节点与第二个节点,第二个节点与第三个节点...依次建立socket连接
  5. datanode反顺序依次应答,直到应答给客户端
    注:如果有datanode没有应答,客户端重新向namenode请求
  6. 客户端向datanode上传文件块
  7. 上传文件块后,各datanode会通过心跳将位置信息汇报给namenode
    注:如果上传文件块时,某个datanode节点挂掉了,该节点的上节点直接连接该节点的下游节点继续传输,最终在第7步汇报后,namenode会发现副本数不足,触发datanode复制更多副本
  8. 客户端重复上传操作,逐一将文件块上传,同时dataNode汇报块的位置信息,时间线重叠
  9. 所有块上传完毕后,namenode将所有信息存在元数据中,客户端关闭输出流

2. 读操作

  1. 用户操作客户端查看文件,客户端带着文件名向namenode发起下载请求
  2. namenode在元数据中查找该文件对应各个块的大小位置信息,返回给客户端
  3. namenode向位置datanode节点发起下载请求
  4. datanode向客户端传输块数据
  5. 客户端下载完成所有块后会验证datanode中的MD5,保证块数据的完整性,最后关闭输入流

3. 读写过程中的数据单位

3.1 block

文件上传前需要分块,这个块就是block,一般为128MB。因为块太小:寻址时间占比过高。块太大:Map任务数太少,作业执行速度变慢。它是最大的一个单位。

3.2 packet

packet是第二大的单位,它是client端向datanode,或datanode的PipLine之间传数据的基本单位,默认64KB。

3.3 chunk

chunk是最小的单位,它是client向datanode,或datanode的PipLine之间进行数据校验的基本单位,默认512Byte,因为用作校验,故每个chunk需要带有4Byte的校验位。所以实际每个chunk写入packet的大小为516Byte。由此可见真实数据与校验值数据的比值约为128 : 1。(即64*1024 / 512)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cjq10029/p/12388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