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文件系统详解

/proc 文件系统是一个虚拟文件系统,通过它可以使用一种新的方法在 Linux内核空间和用户间之间进行通信。在 /proc 文件系统中,我们可以将对虚拟文件的读写作为与内核中实体进行通信的一种手段,但是与普通文件不同的是,这些虚拟文件的内容都是动态创建的。本文对 /proc 虚拟文件系统进行了介绍,并展示了它的用法。

最初开发 /proc 文件系统是为了提供有关系统中进程的信息。但是由于这个文件系统非常有用,因此内核中的很多元素也开始使用它来报告信息,或启用动态运行时配置。清单 1 是对 /proc 中部分元素进行一次交互查询的结果。它显示的是 /proc 文件系统的根目录中的内容。注意,在左边是一系列数字编号的文件。每个实际上都是一个目录,表示系统中的一个进程。由于在 GNU/Linux 中创建的第一个进程是 init 进程,因此它的 process-id 为 1。然后对这个目录执行一个 ls 命令,这会显示很多文件。每个文件都提供了有关这个特殊进程的详细信息。/proc 中另外一些有趣的文件有:cpuinfo,它标识了处理器的类型和速度;pci,显示在 PCI 总线上找到的设备;modules,标识了当前加载到内核中的模块。

另外,我们还可以使用 sysctl 来配置这些内核条目。/proc 文件系统并不是 GNU/Linux 系统中的惟一一个虚拟文件系统。在这种系统上,sysfs 是一个与 /proc 类似的文件系统,但是它的组织更好(从 /proc 中学习了很多教训)。不过 /proc 已经确立了自己的地位,因此即使 sysfs 与 /proc 相比有一些优点,/proc 也依然会存在。还有一个 debugfs 文件系统,不过(顾名思义)它提供的更多是调试接口。debugfs 的一个优点是它将一个值导出给用户空间非常简单。下图就是proc的截图

Linux系统篇-proc文件系统详解

 

这些文件和目录的解释,我整理了下:

cmdline:系统启动时输入给内核命令行参数

cpuinfo:CPU的硬件信息 (型号, 家族, 缓存大小等)

devices:主设备号及设备组的列表,当前加载的各种设备(块设备/字符设备)

dma:使用的DMA通道

filesystems:当前内核支持的文件系统,当没有给 mount(1) 指明哪个文件系统的时候, mount(1) 就依靠该文件遍历不同的文件系统

interrupts :中断的使用及触发次数,调试中断时很有用

ioports I/O:当前在用的已注册 I/O 端口范围

kcore:该伪文件以 core 文件格式给出了系统的物理内存映象(比较有用),可以用 GDB 查探当前内核的任意数据结构。该文件的总长度是物理内存 (RAM) 的大小再加上 4KB

kmsg:可以用该文件取代系统调用 syslog(2) 来记录内核日志信息,对应dmesg命令

kallsym:内核符号表,该文件保存了内核输出的符号定义, modules(X)使用该文件动态地连接和捆绑可装载的模块

loadavg:负载均衡,平均负载数给出了在过去的 1、 5,、15 分钟里在运行队列里的任务数、总作业数以及正在运行的作业总数。

locks:内核锁 。

meminfo物理内存、交换空间等的信息,系统内存占用情况,对应df命令。

misc:杂项 。

modules:已经加载的模块列表,对应lsmod命令 。

mounts:已加载的文件系统的列表,对应mount命令,无参数。

partitions:系统识别的分区表 。

slabinfo:sla池信息。

stat:全面统计状态表,CPU内存的利用率等都是从这里提取数据。对应ps命令。

swaps:对换空间的利用情况。

version:指明了当前正在运行的内核版本。

需要解释的一点是:可加载内核模块(LKM)是用来展示 /proc 文件系统的一种简单方法,这是因为这是一种用来动态地向 Linux 内核添加或删除代码的新方法。LKM 也是 Linux 内核中为设备驱动程序和文件系统使用的一种流行机制。如果你曾经重新编译过 Linux 内核,就可能会发现在内核的配置过程中,有很多设备驱动程序和其他内核元素都被编译成了模块。如果一个驱动程序被直接编译到了内核中,那么即使这个驱动程序没有运行,它的代码和静态数据也会占据一部分空间。但是如果这个驱动程序被编译成一个模块,就只有在需要内存并将其加载到内核时才会真正占用内存空间。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chinaops/p/9465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