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口自动化学习(9)

使用python+requests编写接口自动化测试,需要了解以下几点内容:

1.  requests第三方库

2. http协议

3.了解json对象

4. 熟悉接口测试,知道如何设计接口测试用例

5. 使用过接口测试工具进行过单个接口测试,如postman、jmeter等

下面详解笔者python+unittest+requests搭建接口分层自动化测试框架的过程:

1. 最开始的简单代码

最开始使用unittest框架写的接口测试代码如下:

开始时,接口数据都写在测试用例中,且仅仅比较了返回的状态码。

2. 测试数据和测试代码分离

在测试用例中维护数据,是很不好维护的,尤其是项目成熟以后,顾需要把测试数据和测试代码分开。笔者采用ini配置文件存放数据,当然大家也可以使用excel或者数据库存放接口数据。优化后的代码如下

上面这种情况,只能说接口的参数信息放在了配置文件中,其实每个测试接口的方法数据还是需要在测试代码中写,那么有什么方法能让测试代码和数据彻底分开呢?


3. 增加实体类使测试类和实体类分开

单独把提供接口测试数据的方法封装成一个实体类,为测试类代码提供测试数据,代码如下:

实体类代码:

 

 测试类代码:

 4. 重复代码抽象封装到各自基类中

将实体类和测试类重复的代码抽象封装到各自的基类中。截止上面的代码,还有很多方法中重复的代码,比如获取接口数据的url、path等,都抽取公用的代码,封装到基类中,测试代码继承基类。该操作的代码我就不贴出来了,感兴趣的可以自己动手敲敲代码去实现。


5. 其他公用代码封装成公用类

将接口实际返回的结果和预期结果对比的方法,封装成类或者测试基类中的公用方法

将数据库操作封装成类

将日志记录封装成类

将读取配置文件的操作封装成类

将发送邮件的操作封装成类

总之,就是把公用的方法单独封装成类对象,然后调用类中的方法即可,遵循面向对象的思想。


6. 最终优化的实体类和测试类代码

通过上面的不断优化,笔者实体类代码如下

测试类代码如下:

其他的公用类方法就不贴出来了,重在大家理解思路即可。


7. 接口分层自动化框架分享

ApiAutoTest/
  --config/层: 存放配置文件以及API接口数据,把所有的项目的配置和接口数据均放在这里,用python支持较好的配置文件格式ini进行配置,实现配置和数据与代码分离。当然也可以使用excel或者数据库存放接口数据)
  --log/层:存放生成的日志文件,包括运行日志Runtime.log和错误日志Error.log等,logger名称为每个测试类的类名。(我是把所有的日志放在了一个文件中,当然根据具体需要,也可以每个测试类生成一个日志文件)
  --report/层:存放程序运行生成的html格式报告
  --src/源码层: 存放所有程序代码。其中还需要更进一步的分层:
      --common/ 公用类
          --cfg:读取配置文件ini公用类
          --db:数据库操作方法公用类
          --log:日志记录公用类
          --email:发送邮件公用类
          --cache:缓存,根据项目具体需求,可把运行时数据存放到缓存中
  --runner/:执行器,组织测试套件suite,生成html格式测试报告
  --testcase/:测试用例层
      --cases/:所有的测试用例类
      --entity/:所有的测试实体类,为测试用例类提供服务,如提供测试数据,也可以在该层增加一些其他公用方法
  --run.py:启动执行文件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chenyablog/p/15167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