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团队质量保障工作的思路整理

入职一年多,记录工作整理思路。

2016年Q2

4月入职,花一周时间把业务和团队情况大致摸排一遍,研发团队整体情况和预想差不多,能支撑常规业务发展,基础建设薄弱,人才储备匮乏。

测试团队一穷二白,界面测试为主,少量接口测试,少量性能测试,兼任配管,有引入基本的自动化脚本框架,缺工具、缺平台,连缺陷都无记录其他的更不用说了。

生产事故频发,故障拿的手软,无任何质量控制策略和标准,各种技术手段缺失。

老板急于改变现状,两个要求,质量提升,效率提升。

质量提升具体指标没有,自己定,但要让人感觉有明显突破,果然没有指标的指标才是最难办的。

效率提升指标有,开发测试周期比2/1。

老板给了较大空间,只要能搞定,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谢谢老板。

HC一开始做的40人,老板直接否定,太少多招点,后续漫长的招聘工作中终于体会到二线城市尤其像武汉这种地域招互联网中高端人才是有多难,一言难尽不细表。

有了目标开始干活,解决问题为己任。

首先抓线上故障+线下缺陷,QA职业特色。生产环境质量基线必须建立,以4个指标为中心,所有资源向基线保障倾斜。线下缺陷统计分析必须要有,建立线上故障与线下缺陷的对照模型,预判研发过程质量与产品上线质量的传递关系,说白了就是评估在采用测试兜底模式下整个研发团队可能会遗漏多少问题到线上。

其次建团队+做规划,HC60人,专家招不到就找大量资深,一线城市回流人员是首选。制定整个业务+团队的发展计划,画蓝图搭架子,挨个确定所有技术领域的解决方案,挖坑种萝卜,把人一个个往里填。

准备工作做好了开始执行,执行过程无力吐槽,仅沟通方式就调整多次,完全不在一个频道,这也算是初创团队的特点之一。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工作之余开展腐败活动,要说武汉的小龙虾那是正宗多了。

Q2整体看,熟悉情况,抓人、事重点,建方案,启动执行。

2016Q3

通常情况下三个月就要有阶段性成果,大多数老板的耐性不高。

拿结果比较有效的方式?绩效管理,改良已有绩效考核框架,增强结果导向,大力推进。

测试设计能力提升,这块到现在还有瓶颈。

引入多样化测试手段,在造轮子能力缺失的情况下采用拿来主义。

新人成长缓慢,团队高速扩张的情况下吸纳了部分不合适人员,一时半会难以调整。

建立技术支持团队,专职跟进线上问题。

自动化回归,我对这块的看法一直没变过,当前阶段必须硬着头皮上。

武汉薪资体系相较北上广深差了好几档,在团队里只能多画饼,但面对生存问题摆在第一位的人来说,作用不大。

快速建立内部影响力,与各部门互惠互利,多想多做不怕错,很多工作需要多部门协同才能拿到结果。

Q3整体看,执行为主,有阶段性成果,能得到上下认同。

2016Q4

测试发展方向宣贯,以私有云测试服务构建为主体,对内由人力输出转变为能力输出,全栈工程师,全民测试,全过程质量保障,直至消灭专职QA。现在看来当时提出的过早,团队一脸懵逼。

启动各项测试平台建设筹备工作,业务压力大也要做,尽早进入良性循环,高速运行时换轮子甚至换发动机,数数一共15个。

引入PTM,开展基于风险测试,调整组织结构,引入众测,建立培训体系,改善研发过程。

制定测试设计标准,制定各项模板,梳理全站业务建立拓扑,构建基线库,启动测试建模。

启动性能巡检,投入大量专职人力进行自动化脚本开发。

单测、静态扫描推进,收效甚微。

11月下旬起,各种线上故障频发,严重故障时有发生,为应对,采用更重的研发流程,更合理的调配研发资源,2017年1月上旬终于得到遏制。究其根本,整个研发团队的工作状态集体下滑,下滑原因不多说。

Q4整体看,本想拿更多结果,可能是心太急的缘故,欲速则不达。

2017Q1

全年总结、考核,春节前各项工作安排,2017年规划,年会。

少量平台一期建设完成,上线,技术支持工作落地,质量分析体系初具规模。

团队文化定义,推广难。

业务支撑、平台建设、人员发展三大核心工作确定。

组织结构再次调整,启动轮岗。

招聘从严,淘汰从速。

年度加薪调整,启动晋升,年终奖超出大多数人期望,老板不小气。

春假,最后一天发烧40度,十年未有。

2017Q2

业务线划分,组织结构频繁调整,各项政策调整。

平台建设速度缓慢,各项能力提升缓慢。

人心浮动,人员分布不合理,内耗加大。

质量下滑,遏制手段效果差。

Q2未完,持续跟进。

总结

成本控制,即使老板给予较多操作空间,但一定要注意成本,预算意识必须要有。

开始更多靠自己拍方向、定方案,未来一定要让更多人参与,要赋权。

耐心,罗马不是一天建成,顶住公司压力给团队更多成长空间,同时要不断输出业绩让老板看见成长,该刷的存在感一定要刷。

技术积累、能力提升,短期见效更多靠外招,内培周期太长且部分人员不值得培养。

情绪控制,要明白真那么牛逼的人早跑了,一分钱一分货,高性价比是扯淡。自吹自擂下,像我这种公司算捡到宝,纯凭运气。

成就感有但不多,自我驱动要注意时时调节,自己找新刺激点。

专职QA团队人员规模应是梯形发展趋势,急剧上升,平稳,缓慢下降。勿操之过急,整个研发团队成熟度不够没法玩。由劳动密集型到技术密集型的转变非一日之功,但观点应不断传播,改造思想。早十年我就提过互联网专职QA越少越好的观点,未来QA工作人人可做,十年间有不少实践,消灭过专职QA团队,现在行业大趋势无一不证明此观点,一味堆人毫无出路。行业不同作法不同,航天航空对缺陷密度的追求非互联网可比,零缺陷至今仍是大型制造业的重要目标。希望在现有团队能经历一次完整的生命周期。

找机会要转业务,QA职业天花板非常明显。上家公司最后两年本已经开始转,现在算是走回头路。

人的价值靠何体现?怎样也绕不开名利二字,俗就俗吧。除此之外,希望活的痛快点。

人多少要有点赌性,赌的就是未来。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chenxuan/p/6874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