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_协议与委托

协议(protocol),就是使用了这个协议后就要按照这个协议来办事,协议要求实现的方法就一定要实现相当于定义一个人的能力标准。

委托(delegate),顾名思义就是委托别人办事,就是当 一件事情发生后,自己不处理,让别人来处理。当然那个人也需要满足做那个事情的能力才行(实现协议protocol)。

举个浅显的例子:

           我上班的工作主要内容包括 (1)写代码(2)写文档(3)测试程序(4)接电话(5)会见客户

(1)(2)我自己全权负责,但是后面(3)(4)(5)我不想或者不方便自己做,所以我想找个助手(delegate)帮我做这些事,于是我定了一个招聘要求(Protocol),里写明我的助手需要会做(3)(4)(5)这三件事。很快,我招到一个助手。

        即:我.delegate = 助手;

于是以后每当我遇到需要测试程序或者接电话的活,我就把他转交给助手(delegate)去处理,助手处理完后如果有处理结果(返回值)助手会告诉我,也许我会拿来用。如果不需要或者没有结果,我就接着做下面的事。。

protocol和java里interface的概念类似,是Objective-C语法的一部分。

定义protocol如下

C代码  收藏代码
  1. @protocol ClassADelegate  
  2.    
  3. - (void)methodA;  
  4. - (void)methodB;  
  5.    
  6. @end  

 

那么就是定义了一组函数,这组函数放在一起叫作一个protocol,也就是协议。

函数是需要被实现的,所以如果对于class如下

C代码  收藏代码
  1. @interface ClassB <ClassADelegate> {  
  2. }  
  3. @end  

 

就叫作ClassB conform to protocol ClassADelegate,也就是说ClassB实现了这个协议,

也就是实现了这一组函数。

有了上面这个头文件,我们就可以放心作调用

C代码  收藏代码
  1. ClassB *b = [[ClassB alloc] init];  
  2. [b methodA];  
  3. [b methodB];  

 

而不用担心出现unrecognized selector sent to instance这种错误了。

所以protocol就是一组函数定义,是从类声明中剥离出来的一组定义。

C代码  收藏代码
  1. id<ClassADelegate> b = ...;  
  2. [b methodA];  

 

这种用法也常见,b是一个id类型,它知道ClassADelegate这组函数的实现。

那么delegate是什么?其实和protocol没有关系。Delegate本身应该称为一种设计模式。

是把一个类自己需要做的一部分事情,让另一个类(也可以就是自己本身)来完成。

比如ClassC

C代码  收藏代码
  1. @interface ClassC {  
  2.     id delegate;  
  3. }  
  4. @end  

 

那么ClassC的实现(.m文件)里就可以用delegate这个变量了。

当然这里完全可以用其它名字而不是delegate。

我们也可以这样写

C代码  收藏代码
  1. @interface ClassC {  
  2.     ClassB *delegate;  
  3. }  
  4. @end  

 

这样我们知道了delegate是一个ClassB,它就可以提供ClassB里的方法。

可以把一部分ClassC里的工作放在ClassB里去实现。

这样的写法看起来是不是有点奇怪?或者应该写成这样?

C代码  收藏代码
  1. @interface ClassC {  
  2.     ClassB *classB;  
  3. }  
  4. @end  
  5. …  

 

delegate没有了…

所以说其实delegate只是一种模式,大家约定俗成,当把自己内部一部分实现暴露给另外一个类去做的时候,就叫实际做事的类为delegate。

为什么会需要把内部实现提出来给另一个类做呢?

最常见的目的就是为了在隐藏实现的前提下,提供一个自定义的机会。

比如Apple提供的iOS SDK里就有众多的delegate,比如最常用的UITableView,

我们没法知道Apple怎么重用UITableViewCell,怎么处理UITableView里Cell的增加、删减,因为我们没有源码。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实现Delegate的方法来控制一个UITableView的一些行为。

UITableViewDataSource其实和delegate是一样一样的,只是由于意义不同换了个名字罢了。

protocol在此扮演了什么角色呢?

protocol是一种语法,它提供了一个很方便的、实现delegate模式的机会。

比如写UITableView的时候,Apple这么干

UITableView.m

C代码  收藏代码
  1. - (void)doSomething {  
  2.     [self blahblah];  
  3.    
  4.     [self.delegate guruguru];  
  5.    
  6.     [self blahblah];  
  7.  }  

 

delegate是我们写的类,这个类如果可以被传给UITableView做为其delegate,那唯一要求,就是它实现了

- (void)guruguru;

这个方法。

如果我们把这个方法定义在一个protocol里

C代码  收藏代码
  1. @protocol XXXProtocol  
  2.    
  3. - (void)guruguru;  
  4.    
  5. @end  

 

就说明了,UITableView需要的delegate是一个conform to XXXProtocol的类。

这就正好是

id<XXXProtocol>

表达的意思。

无论具体的类是什么,它还有其它什么方法,只要它conform to这个protocol,

就说明它可以被传给UITableView,作为它的delegate。

那么Apple为了让我们知道这个protocol是delegate需要conform的protocol,

它就把XXXProtocol改成了UITableViewDelegate

这样我们看到protocol的名字里有Delegate,就知道这个protocol里的函数是用来做自定义(Customization)的了。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changjiang/p/2847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