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的存储过程

定义:

所谓存储过程(Stored Procedure),就是一组用于完成特定数据库功能的SQL语句集,该SQL语句集经过
编译后存储在数据库系统中。在使用时候,用户通过指定已经定义的存储过程名字并给出相应的存储过程参数
来调用并执行它,从而完成一个或一系列的数据库操作。

oracle的存储过程优缺点:

1.存储过程可以使得程序执行效率更高、安全性更好,因为过程建立之后已经编译并且储存到数据库,直接写sql就需要先分析再执行因此过程效率更高,直接写sql语句会带来安全性问题,如:sql注入 ;

2.建立过程不会很耗系统资源,因为过程只是在调用才执行

3.存储过程可以用于降低网络流量,存储过程代码直接存储于数据库中,所以不会产生大量T-sql语句的代码流量;

4.使用存储过程使您能够增强对执行计划的重复使用,由此可以通过使用远程过程调用 (RPC) 处理服务器上的存储过程而提高性能。RPC 封装参数和调用服务器端过程的方式使引擎能够轻松地找到匹配的执行计划,并只需插入更新的参数值;

5.可维护性高,更新存储过程通常比更改、测试以及重新部署程序集需要较少的时间和精力;

6.代码精简一致,一个存储过程可以用于应用程序代码的不同位置;

7.增强安全性:

a、通过向用户授予对存储过程(而不是基于表)的访问权限,它们可以提供对特定数据的访问;

b、提高代码安全,防止 SQL注入(但未彻底解决,例如,将数据操作语言--DML,附加到输入参数);

c、SqlParameter 类指定存储过程参数的数据类型,作为深层次防御性策略的一部分,可以验证用户提供的值类型(但也不是万无一失,还是应该传递至数据库前得到附加验证)。

缺点就是:

1、大量的利用过程,会对数据库服务器压力比较大。

存储过程的创建

参考网址:https://www.cnblogs.com/chinafine/archive/2010/07/12/1776102.html

Oracle存储过程包含三部分:过程声明,执行过程部分,存储过程异常。

(1)无参存储过程语法

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NoParPro  
 as  //声明  
 ;  
 begin // 执行  
 ;  
 exception//存储过程异常  
 ;  
 end;
--实例--
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proc1" ( p_para1 VARCHAR2, p_para2 OUT VARCHAR2, p_para3 IN OUT VARCHAR2) AS v_name varchar2(20); BEGIN v_name := '张三丰'; p_para3 := v_name; dbms_output.put_line('p_para3:'||p_para3); END; 输入参数: p_para1:李四 p_para3:王五 执行结果: p_para3:张三丰 P_PARA2 = P_PARA3 = 张三丰
---实例---
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proc1" (
    p_para1  VARCHAR2,
    p_para2  OUT VARCHAR2,
    p_para3  IN OUT VARCHAR2)
AS
v_name varchar2(20);
BEGIN
    --v_name := '张三丰';   
  --p_para3 := v_name;   
  dbms_output.put_line('p_para3:'||p_para3);  
END;

navacat for oracle执行存储过程: 输入参数: p_para1:李四 p_para3 :王五 执行结果: p_para3:王五 P_PARA2
= P_PARA3 = 王五

sql editor中执行存储过程代码:
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proc11( 
--传输参数的声明,用于接收外部传入的值 和 输出存储过程的值给外部
  p_para1  varchar2,   
  p_para2 out varchar2,   
  p_para3 in out varchar2  
)as 
--存储过程中声明的变量,仅在存储过程中有效   
 v_name varchar2(20);
begin   
  --p_para1 :='aaa';   
  p_para2 :='bbb';   
  v_name := '张三丰';   
  p_para3 := p_para1;   
  dbms_output.put_line('p_para3: '||p_para3);   
  null;   
end;   

在sql editor中用命令执行存储过程:
DECLARE
--对于存储过程中的out模式参数,一定要声明并指定长度,用于接收存储过程输出变量的值
v2 VARCHAR2(10);
v3 VARCHAR2(10);
BEGIN
proc11('aaa',v2,v3);
--字符串连接一定要用'||',不可以用'+'
dbms_output.put_line('v2: '||v2);
dbms_output.put_line('v3: '||v3);
END;

执行结果:
p_para3: aaa
v2: bbb
v3: aaa

【注】
官网社区问题讨论贴:https://community.oracle.com/message/9190442
1.在navicat for oracle客户端中使用命令行执行存储过程弄了好久,就是一直没声明out模式的参数变量; 2.以后遇到博客中找不到答案的问题,可以考虑去官网的问题中搜索,还是官网能一针见血的找到问题,就是是英文的,要好好补习英语。
sql editor中传入参数的默认值:
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proc11(   
--传入参数设置默认值
  p_para1  varchar2 DEFAULT 'oooo',   
  p_para2 out varchar2,   
  p_para3 in out varchar2 
)as    
 v_name varchar2(20);
begin   
  p_para2 :='bbb';   
  v_name := '张三丰';   
  p_para3 := p_para1;   
  dbms_output.put_line('p_para3: '||p_para3);   
  null;
end;   

sql editor中执行默认输入参数的存储过程:
DECLARE
v2 VARCHAR2(10);
v3 VARCHAR2(10);
BEGIN
--指定参数的值
proc11(p_para2 => v2,p_para3 => v3);
dbms_output.put_line('v2: '||v2);
dbms_output.put_line('v3: '||v3);
END;

执行结果:
p_para3: oooo
v2: bbb
v3: oooo
上面就是一个最简单的存储过程。一个存储过程大体分为这么几个部分: 
创建语句: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存储过程名 
如果没有or replace语句,则仅仅是新建一个存储过程。如果系统存在该存储过程,则会报错。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如果系统中没有此存储过程就新建一个,如果系统中有此存储过程则把原来删除掉,重新创建一个存储过程。 
存储过程名定义:包括存储过程名和参数列表。参数名和参数类型。参数名不能重复, 参数传递方式:IN, OUT, IN OUT 
IN 表示输入参数,按值传递方式。 
OUT 表示输出参数,可以理解为按引用传递方式。可以作为存储过程的输出结果,供外部调用者使用。 
IN OUT 即可作输入参数,也可作输出参数。 
参数的数据类型只需要指明类型名即可,不需要指定宽度。 
参数的宽度由外部调用者决定。 
过程可以有参数,也可以没有参数 
变量声明块:紧跟着的as (is )关键字,可以理解为pl/sql的declare关键字,用于声明变量。 
变量声明块用于声明该存储过程需要用到的变量,它的作用域为该存储过程。另外这里声明的变量必须指定宽度。遵循PL/SQL的变量声明规范。 
过程语句块:从begin 关键字开始为过程的语句块。存储过程的具体逻辑在这里来实现。 
异常处理块:关键字为exception ,为处理语句产生的异常。该部分为可选 
结束块:由end关键字结果。
存储过程的参数传递方式 
  存储过程的参数传递有三种方式:IN,OUT,IN OUT .
  • IN 按值传递,并且它不允许在存储过程中被重新赋值。如果存储过程的参数没有指定存参数传递类型,默认为IN;
  • OUT 参数:作为输出参数,需要注意,当一个参数被指定为OUT类型时,就算在调用存储过程之前对该参数进行了赋值,在存储过程中该参数的值仍然是null;
  • IN OUT 是真正的按引用传递参数。即可作为传入参数也可以作为传出参数。
  存储过程的参数宽度:
  • 对于IN参数,其宽度是由外部决定。 
  • 对于OUTIN OUT 参数,其宽度是由存储过程内部决定。 
  • 因此,在写存储过程时,对参数的宽度进行说明是非常有必要的,最明智的方法就是参数的数据类型使用%type。这样双方就达成了一致。

    
exception类别:

  • too_many_rows--select into 语句符合条件的记录有多条返回
  • no_data_found--select into 语句没有符合条件的记录返回 
  • dup_val_on_index--对于数据库表中的某一列,该列已经被限制为唯一索引,程序试图存储两个重复的值 
  • value_error--在转换字符类型,截取或长度受限时,会发生该异常,如一个字符分配给一个变量,而该变量声明的长度比该字符短,就会引发该异常 
  • storage_error--内存溢出
  • zero_divide--除数为零
  • case_not_found--对于选择case语句,没有与之相匹配的条件,同时,也没有else语句捕获其他的条件 
  • cursor_already_open--程序试图打开一个已经打开的游标
  • timeout_on_resource--系统在等待某一资源,时间超时
  • others/PRAGMA EXCEPTION_INIT--未命名的内部异常

  在子程序中使用EXCEPTION_INIT的语法如下: 
  PRAGMA EXCEPTION_INIT(exception_name, -Oracle_error_number); 
   
  在该语法中,异常名是声明的异常,下例是其用法: 
  DECLARE 
  deadlock_detected EXCEPTION; 
  PRAGMA EXCEPTION_INIT(deadlock_detected, -60); 
  BEGIN 
  ... -- Some operation that causes an ORA-00060 error 
  EXCEPTION 
  WHEN deadlock_detected THEN 
  -- handle the error 
  END; 

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exceptiontest" (
    param1  DOUBLE PRECISION, 
    param2  DOUBLE PRECISION, 
    param3 OUT DOUBLE PRECISION)
AS
BEGIN
    param3 := param1 / param2;
    DBMS_OUTPUT.PUT_LINE('Navicat for Oracle');
EXCEPTION
    WHEN zero_divide THEN
    DBMS_OUTPUT.PUT_LINE('除数为零');
END;

输入参数:
    param1:5 
    param2:0

执行结果:
    除数为零
    PARAM3 = 

异常的抛出 :

由三种方式抛出异常:

  1.通过PL/SQL运行时引擎;

  2.使用RAISE语句(显式抛出异常);

  3.调用RAISE_APPLICATION_ERROR存储过程。

  • 当数据库或PL/SQL在运行时发生错误时,一个异常被PL/SQL运行时引擎自动抛出;
  • RAISE不限于声明了的异常,它可以抛出任何任何异常;

  1.声明异常

    DECLARE inventory_too_low EXCEPTION; 

  2.存储过程的通用格式

  其他声明语句 ...
  BEGIN 
  IF order_rec.qty>inventory_rec.qty THEN 
  RAISE inventory_too_low; 
  END IF 
  EXCEPTION 
  WHEN inventory_too_low THEN 
  order_rec.staus:='backordered'; 
  END; 

  • RAISE_APPLICATION_ERROR内建函数用于抛出一个异常并给异常赋予一个错误号以及错误信息。自定义异常的缺省错误号是+1,缺省信息是User_Defined_Exception。RAISE_APPLICATION_ERROR函数能够在pl/sql程序块的执行部分和异常部分调用,显式抛出带特殊错误号的命名异常。

    Raise_application_error(error_number,message[,true,false]))

    错误号的范围是-20,000到-20,999。错误信息是文本字符串,最多为2048字节。TRUE和FALSE表示是添加(TRUE)进错误堆(ERROR STACK)还是覆盖(overwrite)错误堆(FALSE)。缺省情况下是FALSE。

如下代码所示: 
  IF product_not_found THEN 
  RAISE_APPLICATION_ERROR(-20123,'Invald product code' TRUE); 
  END IF; 

异常的处理:

  • PL/SQL程序块的异常部分包含了程序处理错误的代码,当异常被抛出时,一个异常陷阱就自动发生,程序控制离开执行部分转入异常部分,一旦程序进入异常部分就不能再回到同一块的执行部分。下面是异常部分的一般语法: 

  EXCEPTION 
  WHEN exception_name THEN 
  Code for handing exception_name 
  [WHEN another_exception THEN 
  Code for handing another_exception] 
  [WHEN others THEN 
  code for handing any other exception.] 

  • 用户必须在独立的WHEN子串中为每个异常设计异常处理代码,WHEN OTHERS子串必须放置在最后面作为缺省处理器处理没有显式处理的异常。当异常发生时,控制转到异常部分,ORACLE查找当前异常相应的WHEN..THEN语句,捕捉异常,THEN之后的代码被执行,如果错误陷阱代码只是退出相应的嵌套块,那么程序将继续执行内部块END后面的语句。如果没有找到相应的异常陷阱,那么将执行WHEN OTHERS。在异常部分WHEN 子串没有数量限制。

EXCEPTION 
  WHEN inventory_too_low THEN 
  order_rec.staus:='backordered'; 
  replenish_inventory(inventory_nbr=> 
  inventory_rec.sku,min_amount=>order_rec.qty-inventory_rec.qty); 
  WHEN discontinued_item THEN 
  --code for discontinued_item processing 
  WHEN zero_divide THEN 
  --code for zero_divide 
  WHEN OTHERS THEN 
  --code for any other exception 
  END;

  • 当异常抛出后,控制无条件转到异常部分,这就意味着控制不能回到异常发生的位置,当异常被处理和解决后,控制返回到上一层执行部分的下一条语句。 
  • 当异常发生时,在块的内部没有该异常处理器时,控制将转到或传播到上一层块的异常处理部分。 

异常的传播 :

  • 没有处理的异常将沿检测异常调用程序传播到外面,当异常被处理并解决或到达程序最外层传播停止。在声明部分抛出的异常将控制转到上一层的异常部分。 

参考网址:https://www.cnblogs.com/vinsonLu/p/3434030.html

 存储过程内部块:

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innerBlock(p1 varchar2 DEFAULT 'kkk')   
as    
  o1 varchar2(10) := 'out1';   
begin   
  dbms_output.put_line(o1);   
  declare    
    inner1 varchar2(20);   
  begin   
    inner1 :='inner1';   
    dbms_output.put_line(inner1);   
  
    declare    
      inner2 varchar2(20);   
    begin   
      inner2 := 'inner2';   
      dbms_output.put_line(inner2);   
    end;   
  exception    
    when others then   
      null;   
  end;   
end;  

sql editor执行命令行:
BEGIN
innerBlock();
END;

执行结果:
out1
inner1
inner2

 【疑问】如何将外层执行结果传递给内层执行条件?以什么形式传递?

(2)带参存储过程实例

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queryempname(sfindno emp.empno%type)   
as  
   sName emp.ename%type;  
   sjob emp.job%type;  
begin  
       ....  
exception  
       ....  
end;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celine/p/9895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