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自己问的提问

第一章概论,问题:

    书上介绍了详细的软件工程的属性,我们可以知道观点是,根本没有最完美的软件,只有更合适的软件。对于这类不同等级的完美程度的软件,我们怎样才能真正判断其完美度达到可以发布的标准?

回答:我们应该尽量完善自己能做到的地步去达到发布的标准。

第二章个人技术和流程,问题:

    由书本上内容知道,我们大学生和专业的软件开发工程师作业所花的时间比例有很大的不同,我们一般是想着,如何完成编程,而软件工程师则是更多的时间花费在软件需求分析以及测试上边。那我们平时要如何做,才能培养更接近于软件工程师的水平呢?

回答:我们可以多试着编程,加大熟练度,做到编程的时候只考虑构思,而不是花大量时间去琢磨代码怎么写。

第三章软件工程师的成长 ,问题:

    我们编程的要求是普通的东西要做到——精通!但是实际上,我们每年学大量的课程,而且每科都有大量的内容,想好好巩固消化以前学过的东西基本上很难做到, 而且我记忆力是很差的那种——背一篇古诗要一个月左右。以前学习过的基本上真的都已经忘记得近九成了。那要怎么才能把编程这种具有大量代码的东西好好地掌 握呢?

回答:多做就能熟练了。

第四章两人合作,问题:

    第四章主要是代码规范和结对编程,对于结对编程,按数学角度说,两人合作的工作效率肯定比个人的要高,实际上我们编程过程中很容易知道,两人的编程水平和 惯用代码都不一样,所以要两个人合作无间地完成一个工作实际上是比一个人要工作量大,甚至是结果差强人意。这样的编程或许在以后的大软件团队设计中是必须 的,但是现在我们学生开始进行这个真的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吗?

回答:万事开头难,多多尝试就可以让两人更好地合作。

第五章团队和流程,问题:

    我们说到团队合作,就必须看到本章的重点所在——瀑布流程。我们从这个瀑布流程可以发现我们团队合作一切需要注意的事项。而每次都会提到一个领头人,我们寻常编程人员是不是不用考虑这些团队模式分配的问题,只要编写好自己那块程序就可以了?

回答:最好还是多方面兼顾一下。

第五章团队和流程:

      第五章有介绍到众多模式,最好的团队模式应该是哪个?

回答:是适用于自己组的。。。

第六章敏捷流程:

      敏捷是万能的么?显然不可能,如此的话,其不足之处在哪里?

回答:不足之处对其长处来说微不足道。

第七章MSF:

      MSF在以前的学习中并没有出现过这种说法,是不是意味着这种模式的实际上实用性并不高呢?

回答:可能只是难度比较高而没有出现

第八章(8.8):说到画扇面,我们一开始制定的目标是不应该制定的更远更好,而是制定的更小么?

回答:从具体的事情做起,更能体会完成目标时的那种快感。

第九章(9.4):PM的能力很重要,然而总是有“聪明人”在同一团队的,应该如何相处彼此之间关系呢?

回答:处理好队里的人是PM的一个重要能力,最好PM的能力比较高,有服众的能力。

第十章(10.2):开发阶段,我们怎样才能正确处理好每个人的时间安排问题?

回答:共同努力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前边的工作,如果一直拖着就会耽误其他人的工作。所以工作需要选择有正确工作时间和能力的人来分配工作。

13:测试效能数据是个很深奥的领域,书本也提示我们需要下一番苦功才能掌握,我们学生去掌握这个是不是有点供过于求了?

回答:对于测试效能数据,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的确并不是很简单的问题。但是对于有兴趣在计算机行业一直走下去的童鞋,还是有必要去涉及的。

14:对于团队,应该如何安排QA和测试工作?

回答:按照实际人员的能力和空闲时间去安排吧。

15:不能达到预期设计的功能,要进行砍掉,但是如果这样不是没有达到工作要求么?

回答:砍掉的只是附加功能,主功能是必须实现的,不然并不算是完成了设计。

16:我们对于代码的掌握能力其实并不是很高,对于创新,对我们来说应该还是属于不靠谱的吧?

回答:其实我们学到了不少的代码。更多的则需要自己平时上网,图书馆继续更加深入地学习。创新也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事。

17:对于团队的贡献度问题,可能每人都有不同的争执,对于评比方面,还有效率、工作时间等不一样的因素,要怎么做到真正公正的评比?

回答:这个需要慢慢协商,并且根据每人的实际工作量去评分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cds94/p/4625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