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s2010简体中文版:翻译永远是问题

    安装简体中文Sql2008 r2之后,tfs 2010简体中文版能够顺畅的安装,没有不兼容的情况。不过,翻译真的很业余,要么是机器翻译的、要么是一些对软件过程不熟悉的学生翻译的、要么是英语专业而非软件专业学生翻译的,几个简单的例子:

    1、User Story翻译成“用户情景”,当然,直接叫用户故事也是不妥的。其实,这个可以用最简单的方式,翻译成“功能”,即用户要求实现的一项实际业务,必须用用户的业务语言表达。

  2、堆栈级别:实际上翻译成“优先级”,这个应由用户决定,哪些功能应该优先开发的。所有功能都有一个优先级,按照从小到大的数字排列,比如10、20、30、40这样,方便今后调整。比如我们新增一项功能,可能将其优先级设为15,在10到20之间。

     3、Story Point翻译为“情景点”:这个翻译成故事点,恐怕也不妥。这个字段的含义,是由程序员评估各项功能的相对大小,一般的做法,是将最小的功能设为2点,然后项目经理逐一列出各项功能,团队的每个成员对该项功能投票,直到取得一致。每个项目的各项功能的点数累积起来,可以确定项目的大小。不同团队在一定的时间内,能够完成多少点,这有个经验的参考。所以直接翻译成“点数”就行。

     4、打开的问题:这个翻译的太业余了,应为“尚未处理的问题”

     5、Product Backlog翻译成“产品积压工作”:实际上“待办事项”就行,或者“功能清单”也行。

     6、活动任务:“尚未完成的任务”

     7、迭代:所有的教科书都用这个词,难道不知道有“阶段”这个词吗?

    实际上,软件过程或者说项目管理,在国内当做一门学问而且是非常高深的学问,完全没有道理的,翻译稀烂是主要原因。当你看到很多貌似汉语而又不是汉语的术语的时候,你在受折磨的同时,也永远不了解西方这些家伙究竟创造了怎样的学问。翻译的方法应该以意译为主,比如Scrum这种东西,其实简单的用以下的语言描述就行:

    我们几个人组成一个小组,要完成一个项目,需要知道用多长时间完成。我们会与用户一起,按照用户的语言习惯,列出功能清单。用户会对各项功能优先程度作出说明,团队成员会评估每项任务的大小。我们将按照优先级别将这些功能放在几个不同的阶段来完成,每个阶段我们完成一个实际的版本供用户验收,这些小版本不牺牲质量,仅仅是功能没有全部做完。

    如果换用Scrum、Product Backlog、Scrum Backlog、迭代等等那些术语,将上面一段话重新说一遍,谁能够听懂啊?

    当然我们如果将“功能”改成“目标”的话,则这种方法用来管理其他的项目,比如建造房屋、完成年度销售计划、写一本书,其实没啥不同的。Scrum强调面对面沟通、小团队、客户第一、小版本递进、验收测试、用户确定优先级、工作人员确定大小和计划、每日集成,这些并没有很特别的地方。

     敏捷方法,这个翻译也怪怪的,实际上是时间的划分、人力的划分、目标的划分、任务的划分而已。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by1990/p/1749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