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学习笔记2

DQL查询(续)

SELECT * 字段列表 as别名 FROM表名 WHERE子句 GROUP BY子句 HAVING子句 ORDER BY子句 LIMIT子句;

排序查询

  • 单列排序(仅仅对显示结果排序)
select 字段名 from 表名 where 字段=值 order by 字段名 asc/desc

asc: 升序; desc: 降序

例句:

select * from student order by age desc;

  • 组合排序(仅仅对显示结果排序)

同时对多个字段进行排序,如果第1个字段相等,则按第2个字段排序,依次类推。

select 字段名 from 表名 order by 字段名1 asc/desc, 字段名2 asc/desc ...

例句:

select * from student order by age desc, grade desc;

聚合函数

之前做的查询都是横向查询,它们都是根据条件一行一行的进行判断,而使用聚合函数查询是纵向查询,
它是对一列的值进行计算,然后返回一个结果值。聚合函数会忽略空值NULL。

  • 五个聚合函数:

max, min, avg, count, sum

select 聚合函数(列名) from 表名;

例句:

--统计30岁以上总人数( 注意null值的处理 )

select count( ifnull( id,0 ) ) from student where age>30;

  • ifnull函数
IFNULL(字段名,默认值)  如果字段为null则使用默认值替代

分组查询

一般分组会跟聚合函数一起使用

  • 语法
select 显示字段名1,2 from 表 group by 分组字段 having 条件;

例句:

select sex, count(*) from student3 group by sex;

select sex, avg(math) from student3 group by sex;

select sex, count(*) from student3 where age > 25 group by sex ;

--先筛选age, 剩下的再分组性别, 再对分组后的数据筛选统计数目大于2的.

SELECT sex, COUNT(*) FROM student3 WHERE age > 25 GROUP BY sex having COUNT(*) >2;
  • where和having区别

where:

1)对查询结果进行分组前,将不符合where条件的行去掉,即在分组之前过滤数据,即先过滤再分组。
2) where后面不可以使用聚合函数

having:

  1. having子句的作用是筛选满足条件的组,即在分组之后过滤数据,即先分组再过滤。
  2. having后面可以使用聚合函数

限制查询

LIMIT的作用就是限制查询记录的条数。

LIMIT offset,length;

offset:起始行数,从0开始计数(也就是说第二行开始为则值1),如果省略,默认就是0
length:返回的行数

例句:

select * from student3 limit 5;

数据库备份

可以在图形化工具里备份,也可以使用命令:

dos 未登录时备份:

mysqldump -u 用户名 -p 密码 数据库 > 文件的路径

登录后还原:

USE 数据库;
SOURCE 导入文件的路径;

例句:

-- 备份day21数据库中的数据到d:day21.sql文件中
mysqldump -uroot -proot day21 > d:/day21.sql

数据库约束

对表中的数据进行限制,保证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和完整性。一个表如果添加了约束,不正确的数据将无
法插入到表中。约束在创建表的时候添加比较合适

  • 种类及关键字:

主键: primary

唯一: unique

非空: not null

外键: foreign key

检查约束: check (mysql里没有)

主键

每条记录的唯一标识, 不用业务字段做主键, 另起id列. 仅仅给程序使用, 不要涉及业务.

主键特点: 非空, 唯一性

  • 创建主键
  1. 若在创建表时添加主键:
字段名 字段类型 primary key,
  1. 给已有的表添加主键
alter table 表名 add primary key(字段名);
  • 删除主键
alter table 表名 drop primary key;
  • 主键自增

希望在插入新记录时,系统自动增加主键的值,必须是int

create table 表名(
 id int primary key auto_increment,
 ...
 );
  • 修改起始值

    默认地AUTO_INCREMENT的开始值是1,如果希望修改起始值:

create table 表名(
 id int primary key auto_increment,
 ...
 )auto_increment=起始值;

或者对已经创建的表修改:

alter table 表名 auto_increment = 初始值;
  • delete与truncate对主键自增长影响

delete删除对主键的值没有影响, 原来是几删除后还是几, 没有自动重新生成

truncate后,主键自增长重新开始

唯一约束

创建表时添加

字段名 字段类型 unique,

给已经建好的表添加:

alter table 表名 add unique(字段名);

注意: null不是数据, 可以重复存在

非空约束

某一列不能为null

创建表时:

字段名 字段类型 not null(字段名),

后添加:

alter table 表名 not null(字段名);

默认值

--创建表时使用默认值

create table st9 (
id int,
name varchar(20),
address varchar(20) default '广州'
)

-- 添加一条记录,使用默认地址
insert into st9 values (1, '李四', default);

外键约束

从表中对应每个主键的一列作为外键, 被主表的主键所约束. 主表中主键列对应从表中外键列.

创建从表时:

constraint 外键约束名 foreign key(从表外键名) references 主表(主键名)

后添加:

alter table 从表名 add CONSTRAINT 外键约束名 foreign key(外键名) references 主表(主键名);

其中,constraint 自定义约束名 这部分可以省略

  • 删除外键
alter table 表名 drop foreign key 外键名;
  • 外键的级联操作

修改或删除主表主键时,同时更新和删除附表外键的操作。

语法:

只能在创建表时建立级联关系:

on update cascade

级联删除:

on delete cascade

例如:

create table employee(
id int primary key auto_increment,
name varchar(20),
age int,
dep_id int, -- 外键对应主表的主键
-- 创建外键约束
constraint emp_depid_fk foreign key (dep_id) references
department(id) on update cascade on delete cascade
)

表之间的关系

注意不是指表的数量的关系,而是表的字段的包含关系.

  • 一对多

例如班级和学生,部门和员工,客户和订单,总类别和个体。

建表原则:

多方(从表)创建字段作外键 指向 单方(主表)的主键。

  • 多对多

老师和学生,学生和课本

建表原则:

创建中间表,该表有多个字段(id1, id2...)分别作为外键指向各自对应的表的主键(id1,id2...)

  • 一对一

一对一关系可以创成一张表, 多个表的话:

从表只能有一个主键, 该主键同时作为外键指向主表主键.

数据库设计

范式

目前关系数据库有六种范式: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第三范式(3NF)、巴斯-科德范式(BCNF)、第四范式(4NF)和第五范式(5NF,又称完美范式).

并非并列,而是递进关系. 满足更多设计要求则是更高层次范式.

  • 第一范式(1NF)

原子性: 每列都是不可再分割的数据项, 不能是集合或数组等非原子数据项.

  • 第二范式(2NF)

第二范式就是在第一范式的基础上每一列全部都依赖于主键列。(一表一主键)

每张表应该只描述一件事. 不产生局部依赖.

反例: 如果有两个不同的主键列在同一张表, 则每一列不完全依赖主键列.

  • 第三范式(3NF)

在满足第二范式的前提下,表中的每一列都直接依赖于主键,而不是通过其它的列来间接依赖于主键。

不产生传递依赖.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bronya0/p/14113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