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mise解决回调地狱(多层调用问题)

Promise

  # Promise 是异步编程的一种解决方案:从语法上讲,promise是一个对象,从它可以获取异步操作的消息;从本意上讲,它是承诺,承诺它过一段时间会给你一个结果。promise有三种状态:pending(等待态),fulfiled(成功态),rejected(失败态);状态一旦改变,就不会再变。创造promise实例后,它会立即执行。

适用场景

  # 一般来说我们会碰到的回调嵌套都不会很多,一般就一到两级,但是某些情况下,回调嵌套很多时,代码就会非常繁琐,会给我们的编程带来很多的麻烦,这种情况俗称——回调地狱。
 这时候我们的promise就应运而生、粉墨登场了


promise是用来解决两个问题的:

  # 回调地狱,代码难以维护, 常常第一个的函数的输出是第二个函数的输入这种现象
  promise可以支持多个并发的请求,获取并发请求中的数据
  这个promise可以解决异步的问题,本身不能说promise是异步的

  # Promise是一个构造函数,自己身上有all、reject、resolve这几个眼熟的方法,原型上有then、catch等同样很眼熟的方法。

let p =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 reject) { //resolve 成功调用 reject 失败调用
//做一些异步操作
setTimeout(() => {
console.log('执行完成');
resolve('我是成功!!');
}, 2000);
});

Promise的构造函数接收一个参数:函数,并且这个函数需要传入两个参数:

  resolve :异步操作执行成功后的回调函数
  reject:异步操作执行失败后的回调函数


then 链式操作的用法

  所以,从表面上看,Promise只是能够简化层层回调的写法,而实质上,Promise的精髓是“状态”,用维护状态、传递状态的方式来使得回调函数能够及时调用,它比传递callback函数要简单、灵活的多。所以使用Promise的正确场景是这样的:

 

p.then(function(data){ // then接受resolve返回的值
console.log(data);
})
.then(function(data){
console.log(data);
})
.then(function(data){
console.log(data);
})

reject的用法 :

  把Promise的状态置为rejected,这样我们在then中就能捕捉到,然后执行“失败”情况的回调。看下面的代码。

let p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做一些异步操作
setTimeout(function(){
var num = Math.ceil(Math.random()*10); //生成1-10的随机数
if(num<=5){
resolve(num);
}
else{
reject('数字太大了');
}
}, 2000);
});
p.then((data) => {
console.log('resolved',data);
},(err) => {
console.log('rejected',err);
}
);

  # then中传了两个参数,then方法可以接受两个参数,第一个对应resolve的回调,第二个对应reject的回调。


catch的用法

  # 我们知道Promise对象除了then方法,还有一个catch方法,它是做什么用的呢?其实它和then的第二个参数一样,用来指定reject的回调。用法是这样:

p.then(function(data){ // 接受成功resolve返回的值
console.log('resolved',data);
}).catch(function(err){ // 接受失败的reject返回值
console.log('rejected',err);
});

效果和写在then的第二个参数里面一样。不过它还有另外一个作用:在执行resolve的回调(也就是上面then中的第一个参数)时,如果抛出异常了(代码出错了),那么并不会报错卡死js,而是会进到这个catch方法中。请看下面的代码:

p.then((data) => {
console.log('resolved',data);
console.log(somedata); //此处的somedata未定义
})
.catch((err) => {
console.log('rejected',err);
});
Songzhibin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binHome/p/11858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