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基础】自适应提升

Weighted Base Algorithm

(1)基本算法引入权重

加权这类算法给每一个数据一个权重,这个权重能够看做是该数据点有几份。

在之前介绍的SVM算法中。对于一个错误扣除C的分数,而对错误加权之后。每一个数据点将扣除C·un这个多的分数,这个參数经过二次规划的计算之后,就会到α的上限中去。


对于逻辑回归来说,un能够作为样本(xn,yn)的抽样比例。
这两个样例说明将权重系数放入详细的算法中是可行的。


(2)让如果区别更大
上一节介绍Aggregation时我们知道,各种如果的区别越不一样,通过组合的机制能够得到更好的结果。

那么,我们该怎样改变u让如果g区别越大越好?
我们知道g(t)是由un(t)加权得到的。g(t+1)是由un(t+1)加权得到的。

那么,如果g(t)使用un(t+1)进行加权的结果效果非常不好,那么使用un(t+1)得到的g就会和g(t)非常不一样,那么就得到了和g(t)区别非常大的g(t+1)。
于是,我们就得到了让g(t)和g(t+1)非常不一样的方法:让g(t)在下一轮的权重之下,表现非常差。


如果g(t)的表现非常差是什么意思?就是g(t)的表现是随机的,在二元分类的情况下,其加权之后的误差被均一化之后的结果应该是1/2。


上面这个式子事实上能够表示为(犯错误的数据与对应权重的乘积) / (犯错误的数据乘以对应权重+没有出错的数据乘以其权重)。也就是说。犯错误的数据乘以对应权重的值 = 没有出错的数据乘以其权重的值。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最优更新权重(optimal re-weighting)的方式是:把做对的数据对应的权重un(t)乘上错误的比率εt。把做错的数据对应的权重un(t)乘上正确的比率(1-εt),这样来更新权重un(t+1)。

Adaptive Boosting Algorithm

放缩因子

上一小节中。我们讨论了最优更新权重方法,通过事先计算出来错误率εt,然后将错分数据的权重乘上(1-εt),将正确分类数据的权重乘上εt得到新的权重。

以下。我们使用一种更加简单等价的方式来更新权重。这里的放缩因子称为◆t:

这里的◆t有更清晰的物理意义。通常情况下εt < 1/2(由于是学习之后的结果。错误率应该小于0.5),这样◆t将大于1。那么。犯错的数据将乘上大于1的数。正确数据将除以大于1的数,使得提升了犯错数据的权重(scale up incorrect)。减少做对数据的权重(scale down correct)。这样使得更加专注在犯了错的地方,来得到不一样的如果(diverse hypotheses)。

边得到g边确定系数α

这里介绍Linear Aggregation的流程大体是这种:
首先u(1)=[1/N, 1/N, … , 1/N],通过某个算法得到g(t)。不断更新u(t),这里还须要得到α(t),终于通过α(t)和g(t)的线性组合的形式,得到G(x)。
如今的问题是α(t)是什么?主要的想法是,好的g应该α大一点。坏的g应该α小一点。那么,好的g。其ε小(错误率低),那么◆比較大,那么α应该是◆的单调函数的结果。

设计这个算法的人将α觉得是ln(◆)。
算法流程例如以下:

这里之所以觉得αt = ln(◆t),处于以下的考虑:

如果εt = 1/2, 那么◆t = 1,则αt = 0,意思是随机乱猜的情况下(二元分类错误率为0.5),觉得是坏的g。则一票不给个。不使用该g
如果εt = 0。 那么◆t = ∞。则αt = ∞,意思是正确率为0的情况,给它无限多票数

上面介绍的方法称为Adaptive Boosting方法。当中有三个元素,当中包含弱算法、放缩因子和线性的组合。
能够将这个流程看做是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学习,学生看了数据资料,进行分类的选择(由于缺乏全面的认识,得到知识可能是准确的),然后老师再将数据资料进行重要性的放大和缩小(将学生犯错的数据资料拿出来给予很多其它的重视,对于做对的数据资料给予较少的关注),将这一系列的过程合起来,相当于通过不同学生的认识综合起来,得到一个更好的认知结果。


AdaBoost算法完整流程

AdaBoost理论特性

通过之前的VC Bound,来约束測试误差,当中蓝色的部分是模型的复杂度,O(dvc(H))为g的模型复杂度,而O(dvc(H))·T·logT是模型G的复杂度。

原作者证明说,能够用O(logN)次迭代能够将Ein(G)做到非常小。而且当数据量N足够多的情况下。又能够使得模型复杂度变得非常小,从而使得模型复杂度得到控制。终于预測效果Eout也会非常好。

AdaBoost的保证是让一个非常弱的算法不断变强,终于得到一个非常强是算法(Ein=0。Eout is small)。


Adaptive Boosting in Action

上面的AdaBoost仅仅须要一个非常弱的算法就能够使用。


普通情况下。能够使用决策桩(Decision Stump),该模型相当于在某一个维度上的Perceptron模型。


转载请注明作者Jason Ding及其出处
GitCafe博客主页(http://jasonding1354.gitcafe.io/)
Github博客主页(http://jasonding1354.github.io/)
CSDN博客(http://blog.csdn.net/jasonding1354)
简书主页(http://www.jianshu.com/users/2bd9b48f6ea8/latest_articles)
Google搜索jasonding1354进入我的博客主页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bhlsheji/p/5338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