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构漫谈读后有感

​ 本周阅读了王概凯老师的架构漫谈的博客分享,让我对于架构,对架构的产生,架构的作用,技术与架构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加清楚的了解。让我对于软件架构师没有了距离感,下面我来简单说一说自己的理解。

​ 文章中以浅显的文字说明了架构产生的由来,让读者可以更快了解其中的奥义。架构就是把一个整体切分成不同部分,有不同角色完成这些分功,通过建立不同部分相互沟通的机制,是这些部分能够有机的结合作为一个整体,并完成这个整体所需要的所有活动。架构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由懵懵懂懂的,被动的去认识这个世界,变成主动的去认识,并以更高的效率去改造这个世界的方法。

​ 当架构师学会了如何识别问题之后,那么接下来就是需要对一些确实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即架构的切分。所有的切分决策都不能违背利益为原动力这一点。一旦确定了问题的主题,系统的利益相关人员也就确定了。

  架构师要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必须在连续时间内发生的一个活动,不能区分,

  2.切分出来的部分负责人,对这个部分的权利和义务必须是对等的。

  3.气氛出来的问题不应该超过一个自然人的负载。

  4.切分是内部活动,内部无论怎么切,对整个系统的外部都应该是透明的。

​ 软件架构师最终目标是解决别人的问题,只专注与解决自己工作的问题没办法称为软件架构师,为别人的利益服务是架构师的义务。义务与权力是相辅相成的,有为别人利益着想的架构师也必须有领导权力的架构师,架构师作为组织领导,组织内部每个人的权力与义务会得到均等的划分,每个人都会得到发展。而要做好架构,首先需要识别需要解决的问题,识别出问题了,那么目标就不难实现,而识别问题的前提就是找出这个问题是谁的,找到这个问题的主题,这样才可以知道问题的边界,从而了解真正需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才能真正的认识到问题是什么,然后是实现目标。发现问题要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如果一味的解决问题,但是并没有弄清楚问题是谁的,真正的目标是什么,那么解决问题只是空谈,而架构师的能力很大程度就体现在发现问题源头上面。

​ 做好架构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识别出需要解决的问题。所有的概念基本都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缺乏主语。而我们大家都心照不宣的忽略这个主语,沟通的时候也都以为大家都懂得对方说的主语是谁,结果大家都一起犯错误。识别问题的一个最大的前提就是要搞清楚:是谁的问题。这个搞清楚了,问题的边界也就跟着确定了,再去讨论问题才有意义。

​  技术、架构以及业务之间的关系:技术在解决业务问题中产生,为了解决业务问题,人们会想出更好的技术来,目的就是获得更大的利益,业务要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一种技术已经不能满足解决问题的需要了,需要把多种技术拼接在一起,多个技术共同工作来获得更大的利益。这里业务和技术的高效衔接就成为了架构师的主要问题,因为技术不会和业务有直接的关系(一种技术可以适应多种业务),架构师的作用也在这里体现,架构师有意识的组织和识别不同的技术,来实现业务的目标

​ 我们要非常的清楚,所有的切分调整,都是对相关人的利益的调整。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维护自己的利益,是每个人的本性,是在骨子里面的,我们不能逃避这一点。我们已经知道,随着社会的发展,分工是必然的,为什么呢? 这个背后的动力就是每个人自己的利益。每个人都希望能够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在这个模式下,每个人必须要舍掉自己的东西,才能够得到更多的东西。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best-hym/p/14489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