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之time模块

time模块--时间获取和转换

time模块提供各种时间相关的功能
与时间相关的模块有:time,datetime,calendar
必要说明:
这个模块的功能不是适用于所有的平台
这个模块中定义的大部分函数是调用C平台上的同名函数实现
一些术语和约定的解释:
    1.时间戳(timestamp)的方式:通常来说,时间戳表示的是从1970年1月1日开始按秒计算的偏移量(time.gmtime(0))此模块中的函数无法处理1970纪元年以前的时间或太遥远的未来(处理极限取决于C函数库,对于32位系统而言,是2038年)
    2.UTC(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世界协调时)也叫格林威治天文时间,是世界标准时间.在我国为UTC+8
    3.DST(Daylight Saving Time)即夏令时
    4.一些实时函数的计算精度可能不同
时间元祖(time.struct_time)
gmtime(),localtime()和strptime()以时间元祖(struct_time)的形式返回
索引值(index)属性(Attribute)值(Values)
0 tm_year(年) (例如:2015)
1 tm_mon(月) 1-12
2 tm_mday(日) 1-31
3 tm_hour(时) 0-23
4 tm_min(分) 0-59
5 tm_sec(秒) 0-61(60代表闰秒,61是基于历史原因保留)
6 tm_wday(星期几) 0-6(0表示星期一)
7 tm_yday(一年中的第几天) 1-366
8 tm_isdst(是否为夏令时) 0,1,-1(-1代表夏令时)
time.altzone
返回格林威治西部的夏令时地区的偏移秒数,如果该地区在格林威治东部会返回负值(如西欧,包括英国),对夏令时启用地区才能使用
time.asctime([t])
接受时间元组并返回一个可读的形式"Tue May 30 17:17:30 2017"(2017年5月30日周二17时17分30秒)的24个字符的字符串
time.clock()
用以浮点数计算的秒数返回当前的CPU时间,用来衡量不同程序的耗时,比time.time()更有用
python3.3以后不被推荐使用,该方法依赖操作系统,建议使用per_counter(返回系统运行时间)或process_time(返回进程运行时间)代替
time.ctime([secs])
作用相当于asctime(localtime(secs)),未给参数相当于asctime()
time.gmtime([secs])
接收时间辍(1970纪元年后经过的浮点秒数)并返回格林威治天文时间下的时间元组t(t.tm_isdst始终为0)
time.daylight
如果夏令时被定义,则该值为非零
time.localtime([secs])
接收时间辍(1970纪元年后经过的浮点秒数)并返回当地时间下的时间元组t(t.tm_isdst可取为0或1,取决于当地当时是不是夏令时)
time.mktime(t)
接受时间元组并返回时间辍(1970纪元年后经过的浮点秒数)
time.perf_counter()
返回计时器的精准时间(系统的运行时间),包含整个系统的睡眠时间.由于返回值的基准点是未定义的,所以,只有连续调用的结果之间的差才是有效的
time.process_time()
返回当前进程执行CPU的时间总和,不包含睡眠时间.由于返回值的基准点是未定义的,所以只有连续调用的结果之间的差才是有效的
time.sleep(secs)
推迟调用线程的运行,secs的单位是秒
time.strftime(format[,t])
把一个代表时间的元组或者struct_time(如由time.localtime()和time.gmtime()返回)转化为格式化的时间字符串.如果t未指定,将传入time.localtime(),如果元组中任命一个元素越界,将会抛出ValueError异常
format格式如下:
    %a      本地(local)简化星期名称
    %A      本地完整星期名称
    %b      本地简化月份名称
    %B      本地完整月份名称
    %c      本地相应的日期和时间表示
    %d      一个月中的第几天(01-31)
    %H      一天中的第几个小时(24小时制,00-23)
    %l      一天中的第几个小时(12小时制,01-12)
    %j      一年中的第几天(01-366)
    %m      月份(01-12)
    %M      分钟数(00-59)
    %p      本地am或者pm的相应符
    %S      秒(01-61)
    %U      一年中的星期数(00-53,星期天是一个星期的开始,第一个星期天之前的所有天数都放在第0周)
    %w      一个星期中的第几天(0-6,0是星期天)
    %W      和%U基本相同,不同的是%W以星期一为一个星期的开始
    %x      本地相应日期
    %X      本地相应时间
    %y      去掉世纪的年份(00-99)
    %Y      完整的年份       
    %z      用+HHMM或者-HHMM表示距离格林威治的时区偏移(H代表十进制的小时数,M代表十进制的分钟数)
    %Z      时区的名字(如果不存在为空字符)
    %%      %号本身
            %p只有与%I配合使用才有效果
            当使用strptime()函数时,只有当在这年中的周数和天数被确定的时候%U和%W才会被计算
time.strptime(string[,format])
把一个格式化时间字符串转化为struct_time,实际上它和strftie()是逆操作
time.time()
返回当前时间的时间戳(1970元年后的浮点秒数)
time.timezone()
是当地时区(未启动夏令时)距离格林威治的偏移秒数(美洲>0,欧洲大部分,亚洲,非洲<=0)
实操演示:
 1 import time
 2 
 3 
 4 def main():
 5 
 6 
 7     #接收时间戳(1970纪元年后经过的浮点秒数),并返回当地时间下的时间元组
 8     print(time.localtime(53535))
 9 
10     #接收时间戳(1970纪元年后经过的浮点秒数),并返回格林威治天文时间下的时元组
11     print(time.gmtime(53535))
12 
13     #如果不写参数,(即,去掉53535)默认是现在的时间和位置!!!
14 
15     # 把一个代表时间的元组或者struct_time(如由time.localtime()和time.gmtime()返回)
16     # 转化为格式化的时间字符串.如果未指定,将传入time.localtime(),如果元组中任命一个元素越界,将会抛出ValueError异常
17     print(time.strftime("%Y-%m-%d %H:%M:%S ", time.localtime()))
18     print(time.strftime("%Y-%m-%d %H:%M:%S ", time.gmtime()))
19     print(time.strftime("%Y-%m-%d %H:%M:%S "))
20 
21 if __name__ == '__main__':
22     main()
23 
24 
25 结果:
26 time.struct_time(tm_year=1970, tm_mon=1, tm_mday=1, tm_hour=22, tm_min=52, tm_sec=15, tm_wday=3, tm_yday=1, tm_isdst=0)
27 time.struct_time(tm_year=1970, tm_mon=1, tm_mday=1, tm_hour=14, tm_min=52, tm_sec=15, tm_wday=3, tm_yday=1, tm_isdst=0)
28 2019-02-22 12:13:52 
29 2019-02-22 04:13:52 
30 2019-02-22 12:13:52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beiyi888/p/10412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