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面向对象高级-反射机制

什么是反射:

#反射的概念是由Smith在1982年首次提出的,主要是指程序可以访问、检测和修改它本身状态或行为的一种能力(自省)。
#这一概念的提出很快引发了计算机科学领域关于应用反射性的研究。它首先被程序语言的设计领域所采用,并在Lisp和面向对象方面取得了成绩。

 python面向对象中的反射:通过字符串的形式操作对象相关的属性。python中的一切事物都是对象(都可以使用反射)

四个可以实现自省的函数

下列方法适用于类和对象(一切皆对象,类本身也是一个对象)

# hasattr(object,name)
判断object中有没有一个name字符串对应的方法或属性

# getattr(object, name, default=None)
返回object对象中的name字符串对应的方法或属性,如果找不到则返回default设置的值

# setattr(object, name, value)
用于设置属性值,该属性必须存在。
将object对象中的name字符串对应的方法或属性改为value

#delattr(object, name)
delattr 函数用于删除属性.
将object对象中的name字符串对应的方法或属性删除
class BlackMedium:
    feature='Ugly'
    def __init__(self,name,addr):
        self.name=name
        self.addr=addr

    def sell_house(self):
        print('%s 黑中介卖房子啦,傻逼才买呢,但是谁能证明自己不傻逼' %self.name)
    def rent_house(self):
        print('%s 黑中介租房子啦,傻逼才租呢' %self.name)

b1=BlackMedium('万成置地','回龙观天露园')

#检测是否含有某属性
print(hasattr(b1,'name'))
print(hasattr(b1,'sell_house'))

#获取属性
n=getattr(b1,'name')
print(n)
func=getattr(b1,'rent_house')
func()

# getattr(b1,'aaaaaaaa') #报错
print(getattr(b1,'aaaaaaaa','不存在啊'))

#设置属性
setattr(b1,'sb',True)
setattr(b1,'show_name',lambda self:self.name+'sb')
print(b1.__dict__)
print(b1.show_name(b1))

#删除属性
delattr(b1,'addr')
delattr(b1,'show_name')
delattr(b1,'show_name111')#不存在,则报错

print(b1.__dict__)
四个方法的使用演示
class Foo(object):
 
    staticField = "old boy"
 
    def __init__(self):
        self.name = 'wupeiqi'
 
    def func(self):
        return 'func'
 
    @staticmethod
    def bar():
        return 'bar'
 
print getattr(Foo, 'staticField')
print getattr(Foo, 'func')
print getattr(Foo, 'bar')
类也是对象
#!/usr/bin/env python
# -*- coding:utf-8 -*-

import sys


def s1():
    print 's1'


def s2():
    print 's2'


this_module = sys.modules[__name__]

hasattr(this_module, 's1')
getattr(this_module, 's2')
反射当前模块成员

应用示例:

导入其他模块,利用反射查找该模块是否存在某个方法

"""
程序目录:
    module_test.py
    index.py
"""

#module_test.py

def test():
    print('from the test')


#index.py
import module_test as obj
print(hasattr(obj,'test'))
getattr(obj,'test')()

'''
执行结果
True
from the test
'''

为什么要用反射,反射的好处

好处一:实现可插拔机制

有俩程序员,一个lili,一个是egon,lili在写程序的时候需要用到egon所写的类,但是egon去跟女朋友度蜜月去了,还没有完成他写的类,lili想到了反射,使用了反射机制lili可以继续完成自己的代码,等egon度蜜月回来后再继续完成类的定义并且去实现lili想要的功能。

总之反射的好处就是,可以事先定义好接口,接口只有在被完成后才会真正执行,这实现了即插即用,这其实是一种‘后期绑定’,什么意思?即你可以事先把主要的逻辑写好(只定义接口),然后后期再去实现接口的功能

class FtpClient:
    'ftp客户端,但是还么有实现具体的功能'
    def __init__(self,addr):
        print('正在连接服务器[%s]' %addr)
        self.addr=addr
egon还没有完成好的功能
from module import FtpClient
f1=FtpClient('192.168.1.1')
if hasattr(f1,'get'):
    func_get=getattr(f1,'get')
    func_get()
else:
    print('---->不存在此方法')
    print('处理其他的逻辑')
不影响lili的代码编写

好处二:动态导入模块(基于反射当前模块成员)

#目录结构:
a #文件夹
    │a.py
    │__init__.py
b #文件夹
    │b.py
    │__init__.py
    ├─c#文件夹
        │c.py
        │__init__.py

# c.py 中内容
args = {'a':1}

class C:
    
    def c(self):
        pass

目的:
向a模块中导入c.py 中的对象

解决方案

import importlib

params = importlib.import_module('b.c.c') #绝对导入
params_ = importlib.import_module('.c.c',package='b') #相对导入

# 对象中取出需要的对象
params.args #取出变量
params.C  #取出class C
params.C.c  #取出class C 中的c 方法
a.py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baicai37/p/12705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