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二乘法

我们以最简单的一元线性模型来解释最小二乘法。什么是一元线性模型呢? 监督学习中,如果预测的变量是离散的,我们称其为分类(如决策树,支持向量机等),如果预测的变量是连续的,我们称其为回归。回归分析中,如果只包括一个自变量和一个因变量,且二者的关系可用一条直线近似表示,这种回归分析称为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如果回归分析中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且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是线性关系,则称为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于二维空间线性是一条直线;对于三维空间线性是一个平面,对于多维空间线性是一个超平面...

   对于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假设从总体中获取了n组观察值(X1,Y1),(X2,Y2), …,(Xn,Yn)。对于平面中的这n个点,可以使用无数条曲线来拟合。要求样本回归函数尽可能好地拟合这组值。综合起来看,这条直线处于样本数据的中心位置最合理。 选择最佳拟合曲线的标准可以确定为:使总的拟合误差(即总残差)达到最小。有以下三个标准可以选择:

        (1)用“残差和最小”确定直线位置是一个途径。但很快发现计算“残差和”存在相互抵消的问题。
        (2)用“残差绝对值和最小”确定直线位置也是一个途径。但绝对值的计算比较麻烦。
        (3)最小二乘法的原则是以“残差平方和最小”确定直线位置。用最小二乘法除了计算比较方便外,得到的估计量还具有优良特性。这种方法对异常值非常敏感。

  最常用的是普通最小二乘法( Ordinary  Least Square,OLS):所选择的回归模型应该使所有观察值的残差平方和达到最小。(Q为残差平方和)- 即采用平方损失函数。

  样本回归模型:

                                     其中ei为样本(Xi, Yi)的误差

   平方损失函数:

                      

   则通过Q最小确定这条直线,即确定,以为变量,把它们看作是Q的函数,就变成了一个求极值的问题,可以通过求导数得到。求Q对两个待估参数的偏导数:

                       

    根据数学知识我们知道,函数的极值点为偏导为0的点。

    解得:

                   

这就是最小二乘法的解法,就是求得平方损失函数的极值点。

part2:

想了半天为啥叫最小二乘法,Least Square Method也不带这么翻译的吧。。

最小二乘法其实可以看成是一个最优化问题(好像什么问题都可以看成是最优化问题,只要你能形式化。)

一个简单的最小二乘法的例子就是Polynomial Curve Fitting(多项式曲线拟合),就是用多项式来拟合一条曲线。转化成数学语言就是:我们有一条需要拟合的曲线t(x),现在我们观察到了这条曲线上的n个点:

[(x1,t(x1)),(x2,t(x2)...(xn,t(xn))]

接下来我们要用一条多项式曲线

y(x,w)=w0+w1x+w2x2+...+wMxM

来拟合t(x)

最小二乘就是要最小化误差函数:

E(w)=ni=1(y(xi,w)t(xi))2

python提供的库里面恰好就有做最小二乘的库,我们的t(x)选为sin(2πx),并加上一个正态分布的小噪音干扰。然后用多项式分布去拟合。

输出的拟合参数为:

输出的图像为:

然后很明显,绿色的线过拟合了。有心的读者应该早就发现了,以上例子是Pattern Reconnition and Machine Learning上的例子。看过这本书的人都应该还记得,接下来我们应该是要加上penalty term来控制过拟合的情况。误差函数变为了:

E(w)=ni=1(y(xi,w)t(xi))2+λw2

这个时候我们只需要改变下残差函数就行了:

设置好正则化系数后,图右:

很明显,我们的正则化约束起作用了。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awishfullyway/p/6026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