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gis silverlight api 图层介绍

 Layer

  |--TiledMapServiceLayer

  | |--ArcGISTiledMapServiceLayer

  |--DynamicLayer

  | |--DynamicMapServiceLayer

  | |--ArcGISDynamicMapServiceLayer

  | |--ArcGISImageServiceLayer

  | |--GPResultImageLayer

  |--GraphicsLayer

  | |--FeatureLayer

  |--ElementLayer

  1、Layer:

  继承自Silverlight中的DependencyObject,并实现了INotifyPropertyChanged接口,是Silverlight API中其他图层的基类。

  2、TiledMapServiceLayer:

  继承自Layer,是所有使用了缓存的地图服务的基类。通过它可以在程序中加入经过缓存的,来自不同数据源的地图服务。比如ArcGIS Server的地图服务,Google Map的地图,Virtual Earth的地图等;

  3、ArcGISTiledMapServiceLayer:

  继承自TiledMapServiceLayer。像上面说的一样,这个图层扩展了TiledMapServiceLayer,于是支持由ArcGISServer 9.3版本发布的经过缓存的地图服务。

  4、DynamicLayer:

  继承自Layer,是动态地图服务的基类;

  5、DynamicMapServiceLayer:

  继承自DynamicLayer,对应于TiledMapServiceLayer,要使用未经过缓存的动态地图服务,就得通过扩展这个图层来实现。

  6、ArcGISDynamicMapServiceLayer:

  继承自DynamicMapServiceLayer,针对ArcGIS Server9.3版本发布的动态地图服务。同理,如果要在客户端API中使用其他动态地图服务,比如OGC的WMS服务,则也需要像这个图层一样,扩展上面的DynamicMapServiceLayer来实现;

  7、ArcGISImageServiceLayer:

  继承自DynamicMapServiceLayer,针对ArcGIS Server 9.3版本发布的ImageService,因为影像服务也属于动态的地图服务。在客户端API中,可以通过ArcGISImageServiceLayer的一些属性,方便通过浏览器来展示服务器端的影像数据,比如通过BandIds属性,可以快速调整影像数据显示波段的组合(RGB通道),提供不同结果供用户查看。点击这里http://serverapps.esri.com/javascript_examples/image_service_band_spinners.html,查看一个实例;

  8、GPResultImageLayer:

  继承自DynamicMapServiceLayer,针对Geoprocessing服务所产生的结果。可以请求服务器端的GP服务将结果动态生成一张图片,将此图片作为GPResultImageLayer图层直接添加到Map控件中;

  9、GraphicsLayer:

  继承自Layer,这个图层一般满足我们与地图交互时呈现的元素。比如拉框放大,我们能看见鼠标所画的一个矩形;又比如对兴趣点的查询,结果通常是将符合条件的兴趣点的形状高亮显示等。我们做GPS位置跟踪时,一般才用的也就是它。

  10、FeatureLayer:

  继承自GraphicsLayer,这也是Silverlight API中的亮点之一,通过它可以完成一个比较炫的专题图Renderer。

  11、ElementLayer:

  继承自Layer,它可以用来专门呈现Silverlight中原生的FrameworkElement,比如视频,音频等。虽然在FillSymbol的Fill属性中也能利用Brush类来展现一段视频,但毕竟有些“小气”,在ElementLayer中可以大大方方的放置Silverlight元素。你可能会问,在Map控件之外,Grid等布局元素中不是也能放置Silverlight的东西吗,为什么要放在ElementLayer里呢?其实有个问题经常困扰GIS开发人员,就是想让一些非地理数据元素随着地图范围的变化(放大,缩小,平移)而变化,而无须自己在Extent变化后重新计算客户端坐标,手工改变这些元素的位置。瞧,ElementLayer正解决了这个问题。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aoldman/p/3147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