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之法》5

PM的M是Manager,P可以是Product 、Project、Program,在不同的地方作用各不相同。Product Manager:产品经理,对一个或者多个产品或产品线负责,根据市场和用户需求,协调各部门资源,正确地把握产品定位和方向,解决用户的痛点,持续优化产品。 Project Manager :项目经理,对项目流程负责,即项目从立项到上线按时完成。Program Manager:微软的职位名称,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前面两种角色的综合,负责产品的长期发展和市场推广。PM是从微软开始的,PM的出现让团队内部的互动出现了两个新特性:1.负责一个功能的开发/测试人员和相关的PM密切合作,再由PM代表这一小组去和别的小组或者客户打交道,大大降低了交流的成本。2.有专人负责开发/测试之外的许多事物和项目进度的管理,让开发和测试人员专注于技术方面的工作。PM要在整个项目的生命周期管理风险。风险管理的水平有多个层次,1.啊呀!大问题。2.缓和并防止问题。3.预计。4.把问题变为机会。成为一个合格的PM需要几种能力,1.观察、理解和快速学习的能力。2.分析管理能力。3.一定的专业能力。4.自省的能力。

在需求分析和设计阶段,我们应该考虑典型用户和典型场景。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以自己的角度习惯和对软件行业的熟悉程度出发进行设计,“典型用户”会强迫我们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在有了典型用户之后,我们得决定每一个典型用户的目标,写场景时要有针对性。有了场景,就要由架构设计师和各个模块的负责人一起,把场景划分开。和典型任务、典型场景的方法类似,用例也是很常用的需求分析工具,基本元素有:标题、角色、主要成功场景、步骤、扩展场景。原则是:1.通过讲简单的故事来传递信息 2.保持对全系统的理解 3.关注用户的价值 4.足部构建整个系统,一次完成一个用例 5.增量开发,逐步构建整个系统 6.适应团队不断变化的需求。规格说明书分两种:软件功能说明书、软件技术说明书。功能驱动设计,可以源源不断地实现用户的需求。步骤是:1.构造总体模型 2.构造功能列表 3.制定开发计划 4.功能设计阶段 5.实现具体功能。

在写软件的不同阶段,我们要认清不同的问题。使得信息表达更准确、更能有效地交流。我们可以给事物建造出一个“模型”,描述事物、事物的属性、事物之间的关系以及各个事物之间的信息传递。表达实体和实体之间的关系有几种方法:思维导图、实体关系图、UCD。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ao2chen/p/6884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