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第0次作业

作业1:

https://git.coding.net/Antidotes/First.git

作业2:

问题1:你为什么选择计算机专业?你认为你的条件如何?和这些博主比呢?

     我选择计算机专业的原因是兴趣。兴趣的原因,可能是从04年家里买了第一台电脑开始,从一年级开始学习使用的金山画王、金山打字开始,从初中学习PS、CoolEdit、Pr、Dw开始,从高中参加的几节计算机奥赛培训开始。计算机真的带给了我很多乐趣,由此发展为兴趣。当时妈妈并不同意我报考计算机,她更愿意让我报考金融、经济、医学等等专业。后来我坚持了自己的选择,并且通过自主招生被录取,所以还是挺开心的。人生岔路口的第一个重要抉择,是我自己做出的。直到现在,我没有产生后悔的想法,并且也想继续在这条路上走下去。

     现在我已经大三了,这两年多的时间也在跟老师做科研项目(机器人方面),同时目前对机器人也有一定的兴趣,并且参加了市级省级国家级大大小小的专业比赛若干,也有一定的经验和能力。话虽如此,我觉得我的条件比较一般,在当前这个社会并不具备什么竞争力,缺乏实战积累。所以希望我能在今后的学习中提升自己的软实力和硬实力,成长为一个合格的程序媛。

     推荐阅读博客里写到“要掌握一门专业知识,每天一点时间,专注、积累和持之以恒也就够了。”比之这些大佬博主们,我觉得首先我缺少的就是这种“专注、积累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我发现自己做事比较三分钟热度,虽然很多时候是这种热度让我去各种网站上搜索了很多新奇有趣的知识,但是我觉得这样理解的很浅,不足以支撑。第二点就是语言,目前也在疯狂学习英语,博客里说“一旦熟练掌握语言这个平台,背后就是一扇大门,通向一个海量的信息源。”在NAO机器人的学习中我体会到了这点,技术文档、网络教程都是英文,阅读起来需要道翻译搭起理解的桥梁,所以我觉得这个也是我所欠缺的。

    “至于天才,我将其理解为一种无限的伸展性,也许一个人只要具备一丁点天才就可以扩展成很大。”郎朗的话使我豁然开朗。希望我的兴趣无限伸展,希望自己能够静下心,不断锤炼,提升自我。

问题2:你理想的大学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是通宵彻明的图书馆,开放有意义的课堂,是趣味、思想、激情、学术的结合体。所谓大学,非谓有大楼也,是谓有大师也。所谓大学,有志于学,志在于学。所谓大学,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这就是我理想中的大学。

问题3:对于你未来在IT行业的发展,你有什么样的梦想或者未来想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你准备怎样来规划你技术道路,职业道路和社会道路?

  未来十年的规划是出国留学读研、读博,能够真正做到学有所成,念完博士以后回国在大学任教,做一名老师。研究的方向打算是大数据、人工智能这些领域,因为目前在机器人实验室做研究的过程中体会到了乐趣和兴趣,最近在学习Linux下ROS编程。这是目前的打算,不过未来变数很多,希望自己能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职业道路和社会道路如上所述。技术道路的话,这两张在知乎上排名第一回答的图是我目前的规划:

  

想法来源博文链接:    https://www.cnblogs.com/

xiaozhi_5638/p/4485805.html  http://mindhacks.cn/2009/05/17/seven-years-in-nju/  http://www.cnblogs.com/xinz/archive/2011/05/16/2048044.html

作业3:阅读《构建之法》

问题一:关于开发方式

  看了5.2团队模式以及5.3开发流程相关内容,产生了这个疑问:在开发过程中,作为计算机系学生身份的我们,的条件下怎么选择最合适的开发方式?

  书中提到CMU软件工程学院根据众多优秀开发流程总结出的TSP原则,概括精良,可是我觉得运用到实践上在团队中仍旧需要选择、磨合,做到这样的标准是需要很高的专业素质,可是我们目前的课程没有机会让我们就此过程锻炼。在大二上学期所学的CMM软件项目管理课程中,我了解到了产品经理这一职位的重要性以及部分开发流程,当时也参与了工作室的两个小项目。但是由于沟通问题,项目甚至代码敲到一半又被老师否定,耗费时间,浪费精力。所以我对就目前作为计算机系学生身份的我们,在'团队不成形'的条件下,如何选择最合适的开发方式存在疑惑,也希望自己能够多参与实战项目,多开发,多理解。

问题二:关于PM

  看了第9章项目经理的相关内容,联系之前在微博上传播甚广的“程序员暴打产品经理,起因是产品经理要求APP颜色根据用户手机壳颜色而改变”以及“产品经理向程序员提需求,程序员说‘把你想抄的产品直接拿来我看看’”的段子,让人疑惑作为一个PM,究竟怎么才能准确定位市场需求和用户需求以及确定功能的可实现性?当下抄袭成风的市场,什么时候才能做到真正的创新?查阅网站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中“如何围绕用户需求定位产品”一文,得到如下答案:


  但仍觉得这个回答很模糊,就目前APP举例来说,QQ的核心需求就是交友,微博的核心需求就是传播信息,知乎的核心需求就是传播真实学识分享故事,不知道我这样的理解对不对?

问题三:关于功能说明书

  在阅读10.3规格说明时产生了一个疑惑,有点题外话的疑惑,这里提到说“功能说明书从用户的角度描述软件产品的功能、输入、输出、界面、功能的边界问题、功能的效率(对用户而言)、国际化、本地化、异常情况等,不涉及软件内部的实现细节。”有一个问题是那在前后端交接的时候,前端是否有必要写一份说明文档给后端人员呢?不只是代码中的注释,而是单独的一份文档。百度和谷歌没有给出详细的答案,但是我觉得如果真正实现前后端分离那前端说明文档是由一定必要的,这样也为后端人员节省了时间和精力。请问老师以您的经验看这样是否有必要呢?由于开发经验不足,这个问题是我一个十分不成熟的问题……但是还是想问一下老师

问题四:关于用户体验

  在阅读12.1用户体验的要素中,提到“产品的外形、使用的乐趣和效率以及自我形象、个人满足感、回忆三个层次的因素相互交织,共同影响了用户体验。”联系现实:微博APP的信息推送推荐方式,从完全按发布时间排序的时间流到热度排序,引来了用户的不满,但是微博仍旧按照热度排序进行开发维护,这样对用户体验是否是一种极为不好的方式呢?如果是,作为一个成功的APP微博为什么还要执意如此?书上也有写到系统界面符合用户的现实惯例,我觉得微博此举是十分不合理的。

问题五:关于创新

   在阅读16章IT行业的创新中有一句话“有时候,连IT行业的技术人员都不喜欢新东西。”又有人嘲讽的说“国内设计师的创新灵感取决于VPN的稳定性。” 目前国内市场大多案例不缺乏靠抄袭取得成功,在此种成功的基础上再创新又可否被称为创新?我个人的理解是不算的,但是想听一下老师的看法和理解,谢谢老师。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antidotes/p/9631853.html